小孩直接光著,怯生生的依偎在父母身邊,一雙眼睛滿是害怕的眼神。
楊承應懂了,下令:“把那些山賊無論活著還是死了的衣服都給我扒了,放在百姓的屋前面。”
隨後,自己和親衛暫時撤退。
這麼著,那些可憐的百姓才一戶戶出來。
山寨校場,百姓們都坐在空地裡。
楊承應也沒坐在椅子上,而是坐在臺階上。
“你們隨我到金州鎮以後,會對你們登記造冊,根據一家的人口分撥土地。”
楊承應語氣十分溫和,“會給你們發放農具、每戶一頭豬、兩隻雞、一隻鴨,還有種子和一個月的米糧。
至於住的地方,你們暫時住在帳篷裡。然後大家動手,搭建住的房子。
如果沒了男人的,就去紡織廠做女紅;沒有養老的老人就去積善堂。孤兒,女兒去幼兒所,男孩兒去童稚軍。
至於其他需求的,可以問負責的官員。”
說完這些,楊承應又給他們解釋了一下軍屯制度,以及交稅的情況。
百姓們認真的聽著,臉上神情麻木。
沒辦法一路逃難,各種艱辛都嚐了一遍。還沒到手的東西,只能算是空中樓閣。
楊承應在這邊講,女兵們支起了幾口大鍋,熬米粥。
小米芬芳,比楊承應的話要誘人。
百姓們聽著聽著,都看向了那幾口大鍋,直流口水。
楊承應知道他們餓壞了,聽謝四妹彙報說,可以吃了。
他站起身來,拿了幾根筷子走到鍋前面,筷子直接紮在粥裡。
筷子沒有浮起來,而是筆直的豎著。
“金州鎮賑災標準,筷子浮起,人頭落地!”
楊承應朗聲道:“你們來喝粥吧。”
說罷,讓女兵維持秩序,每個人發一個碗和一雙筷子,無論男女老幼。
百姓們在粥棚前排起長長的隊。
瞧見他們眼巴巴的盯著粥,楊承應心中略感酸楚。
也不知道在復州,像他們這樣可憐的百姓,還有多少!
孔有德帶著民夫和火字營計程車兵一起,來到了山寨。
楊承應把他叫過來:“這些百姓暫時都歸你管,讓他們隨著民夫一起行動。
等人數到了一定的時候,我們就返回鎮虜城。”
“是,大帥。”孔有德道,“這些人好多連鞋都沒有,隨我們行軍,是否合適啊?”
“我不是讓你帶了草鞋嗎?”
“啊,屬下差點忘了。”
孔有德這大條的神經,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你給他們一人發一雙,小孩子釋出鞋。”
“明白。”
孔有德退下,去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