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是個玩意兒,虧得生出一副好皮囊。
那些人也是豬油蒙了心,居然對這種人感恩戴德。
想到這些,萬弘祚的臉色更難看幾分。
徐光啟則非常感慨。
自己上書幾次,朝廷購買紅夷大炮總是摳摳搜搜,哪有楊承應出手大方。
這麼一看,孫元化算是跟對了人,以後能大展鴻才。
眾人一起又看了其他地方。
下午時分,才從軍械局出來。
看天色已晚,只好明天繼續尋找合適的地址。
當夜,萬弘祚寫了一封信,讓家僕帶到京城去,交給公主。
書信由萬長祚的妻子李氏帶入宮中,交給朱徽嫻。
由於母女倆在名義上已不是母女,朱徽嫻又是公主,李氏還要對她跪拜。
朱徽嫻含淚接受,讓春桃趕緊把李氏扶起,坐下。
“這是萬弘祚寫給公主的信,請過目。”
李氏雙手捧著,交給春桃。
春桃拆開信封上泥封,把裡面的信拿出來,交給朱徽嫻。
“萬大人去金州鎮也有些時日,真是受累了。”
朱徽嫻說著,看了一遍。
臉上疑惑的表情越來越濃。
李氏好奇地問道:“公主,萬弘祚信上怎麼說?”
“他說,楊承應是一個非常吝嗇的人,寧願把幾十萬兩銀子鑄造紅夷大炮,也不肯拿出一分一厘修公主府。”
朱徽嫻微微一笑,把書信交給春桃。
春桃疊好,放回信封。
“真是個小氣的人!”李氏憤憤不平。
“信裡還說,希望由我為新的一門紅夷大炮賜名。”
“紅夷大炮?那是什麼東西?”
“一種威力很大的火炮,重達三千八百斤。”
“那玩意兒還要你賜名!”
李氏常年身居內苑,自然不瞭解紅夷大炮的真正意義。
別說她,朱徽嫻也不十分了解。剛才說的話,其實也是萬弘祚信裡的內容。
在朱徽嫻看來,這大概是一個沒什麼文化的武夫,唯一能想出來的表達善意的方法吧。
“我寫個名字,請萬夫人帶出宮,與家書一道送給金州鎮的萬大人。”
朱徽嫻來到書桌後,接過春香遞來的筆。
桌案上,早有春韻鋪好的宣紙。
朱徽嫻在紙上寫下了五個字:
天佑滅虜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