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兄,別來無恙。”
站在甲板上,遊士渾抱拳。
儘管楊承應比他年輕十幾歲,可職務和爵位遠在他之上,連著一聲“兄”都算是非常親近的表現。
“託遊兄的福,一切太平。”
楊承應抱拳還禮。
遊士渾下了船,舉目眺望,比起離開之時,旅順港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乾淨整潔的道路,兩旁鱗次比節的房子,來來往往的人群,都與當日無法比較。
這個曾經給楊承應制造過麻煩的將領,也不得不承認,金州在楊承應的治理下,繁華程度不一般。
“想我離開時,旅順港都還沒有今日氣象,真厲害啊。”
遊士渾由衷讚歎道。
“到這一步,代價也不小啊。”
楊承應說道:“遼東本就人口不多,金州鎮幾乎佔據三分之一的人口。蓋州、復州等地幾乎一空。”
“戰亂頻繁,百姓能有這一方安居之地,也是你的功勞。”
“多謝遊兄的誇獎。”
兩人邊聊邊走,楊承應問起正事。
遊士渾遞給他一封信,是袁可立親筆。
楊承應拆開,粗略的掃一眼。
“怎麼,只給我兵丁三千,這也太少了吧。”
“不少啦。”遊士渾忍不住訴苦,“楊兄有所不知,我們那裡可比不了你這裡。”
“這話怎講?”
“楊兄的手段,我不需要贅述。袁巡撫卻不能,也辦不到。那裡計程車兵一天兩頓,勉強吃飽都不容易啊。”
“再給我一些兵,我這裡糧食管夠。”
“那他們還願意回去嗎?”
遊士渾斜了他一眼:“你該不會惦記登萊水師吧?”
“我惦記幹嘛?我好不容易養活自己計程車兵。”
楊承應隨口應付。
“按照規矩,他們來了之後,頭一天不用你們管飯……”
不等遊士渾把話說完,楊承應便道:“他們到了這裡,我就給他們管飯,保證他們吃飽肚子,不然哪來的力氣運人。”
“這……好吧,但是這種事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