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事關重大,繞道前往登萊,也是為此事。”
徐光啟說道:“袁巡撫有難處啊。他手底下將領磨磨蹭蹭,似乎有些不願意來啊。”
“這真是令人頭疼,再拖下去,接回來的意義就不大了。”
“你彆著急,我親手寫一封信給袁巡撫,向他曉以利害,他會盡快辦妥。”
“有勞徐老。”
楊承應本想邀請徐光啟繼續視察其他地方,但徐光啟覺得還是應該去見紀用和霍維華。
於是,楊承應派孫元化送徐光啟去見了他們。
孫元化作為無官無職的小人物,在府門外靜靜地等候,直到徐光啟出來。
“老師。楊帥在府上設宴,只等老師前往。”
他攙扶著徐光啟,小心翼翼的說道。
有前車之鑑,生怕徐光啟像上次一樣鬧脾氣。
顯然他多心了,徐光啟很平靜。
“嗯,這就去他府上。”
在孫元化的攙扶下,徐光啟登上馬車。
孫元化隨後也上了車。
車伕趕著馬車。
“老師。”孫元化試探性地問,“這次會面如何?”
“話不投機半句多。”徐光啟不冷不熱地說。
孫元化暗暗鬆了口氣,笑道:“他們畢竟都是魏公公的人,和老師沒有共同言語,屬於正常。”
“是啊。不過我看他們一個對楊承應滿是怨氣,一個嘴上不說而已,好像都被楊承應收拾的很慘啊。”
“這個嘛,楊帥對待他們不似方震孺那般溫和。”
知道徒弟的意思,徐光啟微微一笑。
“對了,為什麼霍維華還沒和方巡按辦理交接手續?如果不辦理交接,方巡按沒辦法回朝述職。”徐光啟問。
“楊帥的心思,學生不知道。不過學生大膽猜測,恐怕是楊帥有意保護方巡按,不讓他捲進朝堂這鍋沸湯。”
“哦,這麼說,他有心了。”
徐光啟說罷,望向窗外,炊煙裊裊。
相比於紛亂的朝堂,他似乎更喜歡這種人間煙火氣,至少感覺到踏實。
“老師,學生明天要和止生北上,不能侍奉在您左右。”
“好男兒志在四方,你已獨立行事,不用顧念我。”
“老師一路保重。”
“放心吧,為師還要看著你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