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見到耿仲裕,楊承應吃了一驚。
“將軍在屬下臨行前有過吩咐,事情辦完就回來呀。”
耿仲裕說道:“屬下等到京中派往咱們金州的人出發,就趕緊快馬加鞭趕回來。”
楊承應的確說過這話。
在古代,訊息流通不暢。
為了不產生歧義,以及及時把握京城情況,楊承應要求耿仲裕事情一有結果,立刻返回金州。
這樣可以讓他提前有準備。
“京中如何安排監軍文官和監軍太監?”楊承應問。
“監軍文官是御史霍維華,監軍太監是魏忠賢的親信紀用。”
好傢伙!原來是兩個大熟人啊。
當然不是說楊承應以前見過他們。
而是,在歷史上霍維華官至兵部尚書,和崔呈秀一起是魏忠賢的謀主。
紀用是趙率教鎮守錦州時的監軍太監,曾經協助趙率教成功守住錦州。
不過,紀用這人有個大問題,那就是喜歡頤指氣使。
霍維華也一樣。
這是來了兩個刺頭,真有意思!
“賞賜的事呢?”楊承應問。
“皇帝陛下撥內帑二十四萬兩白銀,隨他們一起送來金州。”
說到這裡時,耿仲裕面露喜色:“恭喜將軍啦,署都督僉事,充任金州鎮總兵官,賜威遠伯爵。”
“這都是你們的功勞,這次撥的內帑,我會毫無保留的花費在你們的手上。”
楊承應笑道。
“謝,楊帥!”
提前把稱呼改了,和他哥一個德行。
楊承應無奈的搖了搖頭:“下去好好休息。等你休息好,我有一件大事讓你去辦。”
“是。”
耿仲裕忽然想起一件事:“哦對了,祖將軍的親戚來了。”
“哪裡?”
“估計快到了。”
“你怎麼知道是祖將軍的親戚?”
“屬下在旅順港下船的時候,看見他們打聽祖將軍,一個個拖家帶口的。屬下想,不會是細作。”
“哦,我知道了。”
耿仲裕走了。
楊承應想,看來要見到吳襄父子啦,還有大名鼎鼎的祖天弼。
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