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晟緩緩走過學子,淡淡道,
“今日狀元與榜眼已經策定,還有一位探花郎,從除二人之外的人中策定。”
“試卷被收了的,直封一甲進士出身,自這些人開始,到沒有被收試卷的,若是覺得自己能當大任,現在就站出來,將朕今日所出題目解答與朕聽,”
楊晟走上臺階,揹著手,看向臺下眾人,君威甚重,
“誰先來。”
臺下的學子如滾開了的開水一樣沸騰。
兩股欲行者亦有之。
楊晟緩緩道,
“朕今日聽你們慢慢說,只是朕的耐心與精力也有限,若是說得太后,朕只怕聽不清省。”
話音剛落,一個身著粗衣的學子就站出來,
“學生願為首,先行作答。”
粗衣學子走到前面,眾人眼中都是懊悔和痛然,怎麼就讓人搶了先!
楊晟緩緩道,
“為君者,以何為重?”
學子道,
“為君者以德仁為先,以孝治天下,清明能辨為佐,體恤子民為綱。四則缺一不可,皆為重。”
眾人聞言,咬緊了牙,怎麼是這麼簡單的問題,這種問題誰不會啊!自己怎麼就不早點出來!
楊晟放下茶盞,
“為官者,以何為本?”
眾人聞言,又是一陣惱悔,怎麼自己就沒上前去呢!
粗衣學子竟是沉默了一會兒,才道,
“為官者,以輔佐君王,用自身才能為君王分憂為本。”
楊晟聞言,看了粗衣學子一眼。
往常大多數人聽到這個問題,都是會回答要心懷百姓,治國安民一類的,以百姓為本的回答。
但是這個學子,答的是以君王為本。
不能說不對,這亦是一種看法。
而對他楊晟來說,這種回答無疑就是在對他表忠心。
眾人聞言,都忍不住有些驚訝,但細想來,這個回答竟是毫無破綻。
朝堂上的所有官員,全都是為陛下分憂解難而來,唯有如此才能夠更好地治國安邦。
楊晟緩緩道:
“思路清奇。”
粗衣學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改了這種問題的一貫答案,若是陛下不喜就糟糕了。
楊晟道,
“如此忠心與清楚臣子職能,想必能執政御史臺。”
楊晟一言出,眾人震驚。
…御史臺?
御史臺!
楊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