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無異議的聲音當中,一道聲音格外突兀,
“臣有異議!”
緊接著又一道聲音響起,
“臣以為不妥!”
“五皇子大病初癒,恐難當大任。”
“臣附議,五殿下生性溫和,難以在求和事宜中不卑不亢,據理力爭,剛強不屈,去爭取到西青的最大利益。”
“臣亦認為五殿下自小質於他國,對國事所知尚少,倘若因為對朝堂之事一竅不通,導致求和事宜失敗,大周變本加厲欺詐西青,到時,又該如何?”
啟帝先是眸子沉重猛然一鬆,又轉而佯裝成生氣的模樣,皺起眉,看著下面的人,
“夠了!”
眾臣一瞬噤聲。
啟帝道,
“朕認為,唯有五皇子能當此任,五皇子能力出眾,就算是質於他國良久,卻絲毫不失我西青風度。定能將事情辦好。”
啟帝掃視一週下面的大臣,每個人面上的表情都五彩斑斕。
倘若今日,眾臣皆倒向餘宸一邊,認為餘宸最為合適,才是他該發怒的時候。
一個質於他國多年的皇子,一朝回到國內,一下子就擁有了百官眾口一詞的維護與信賴,那才可怕。
但如今,有人無異議,但也有人句句言明餘宸不適合。這才該是一個在朝堂毫無根基之人該有的勢力傾向。
啟帝摸了摸桌上的奏摺,食指在上面一下一下地敲打著,
“倒是你們,前些日子裡,這舟山附近發生地動,卻是聯合不報,”
啟帝拿著奏摺,扔到御史腳下,
“怎麼,還需要朕自己去查嗎?”
御史誠惶誠恐地跪下,
“臣有罪!”
啟帝看眾臣戰戰兢兢的模樣,心中舒暢,道,
“成事不說,既往不咎。朕倒不是要怪你們,只是你們太讓朕寒心了。”
啟帝字字句句冰冷,眾人的心思都移到了地動之中,早已忘卻
不肯和親歸去來(14)
宮長訣道,
“聽說元帝復了甕喻的位置。”
關無忘淡淡應道,
“嗯。”
茶樓下人聲鼎沸,正是餘宸從樓下過,向行宮的方向走去。圍觀的人不少,宮長訣扶著窗欞,看向樓下馬車如流,
“這西青的五皇子自小質於南嶽,不在父母身邊長大,如今回到了西青,卻不知如何才能討得西青啟帝的信任和青睞。”
關無忘淡淡道,
“自小在異國他鄉摸爬滾打,受盡凌辱,自是能比別人多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他日,未必不能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