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漸暗下來,夜色中,長長的隊伍穿過山林。水光泛泛,倒映著墨藍的夜色。
西青皇宮中,
“回陛下的話,已經在城中搜尋過,並未發現什麼地道或能藏人的地方。”
啟帝抬眸看向餘宸。
內侍太監和宮人跪倒一地。
在同一件事情上,五皇子的判斷錯誤了兩次,一次尤可說是以外,兩次,便不得不讓人懷疑是有意。
餘宸跪道,
“父皇,兒臣愚不可及,妄作聰明,貽誤軍機,還請父皇降罪。”
“此次貽誤了戰機,兒臣難辭其咎,罪當萬死,父皇不必念及父子情分,兒臣該死!”
餘宸字字痛心疾首。
啟帝站在餘宸面前,內侍與宮人不敢抬頭看。
一個看似在認錯,且字字懇切,卻是在逼著對方不能降罪,倘若一個質於他國的皇子剛回來就被當成罪犯處置,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會讓別人覺得陛下薄情寡義。
五皇子,大抵就是明知陛下不敢輕易動他,所以才這般相逼。
若說是萬事皆不知,這般求死是真心實意,此人亦是工於心計,能對自己狠下毒手,不計後果請求原諒的人,絕非是一般人。
啟帝面色陰沉,沒有再看餘宸,
“連夜傳朕命令,將邊關封鎖,不管是任何人,都不允許放出去。”
稍微精明點的內侍大都會看人面色,揣摩聖意,如今陛下問也不問五皇子,也不再做戲,大抵便是惱怒至極,已經沒有心力再與之周旋。
只是這五皇子,不管這兩次是意外還是精心策劃,只怕往後的日子裡,五皇子其人都必然再無甚前程。
一千人帶著俘虜幾乎是跑得沒影,一路上皆是用最快的速度離開,幾乎沒有歇息。
路上遇見蛇蟲鼠蟻,避不過的,都毫不猶豫地碾死過去,遇見河也直淌過去。
竟在一更天就全部出關,回到大周境內。
而此時,啟帝的聖旨才剛剛到達邊關。
邊關城門的人都警惕萬分,在城門女牆發現了大洞,自以為找到了大周兵將潛入之處,死守一夜,卻沒有任何人透過。
西青京城裡更是人心惶惶,沒有離開,那便是還在西青裡,但是到底在哪兒?
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見過,好幾次搜城也都沒有絲毫收穫。
比西青百姓更害怕的是西青的貴族,之前兩次被殺人拋屍的都是西青的望族。
說明大周就是衝著名門望族來的,而且能第一次滅門時,能一夜之間無聲無息地將那些屍體拋擲入河,整整三百人,一具屍首都不留,可見大周大周到底是潛入了有多少人才能這般猖狂。
不停地有大臣和貴族上諫,請求啟帝將要撥去大周鄞州的三十五萬大軍留一部分在西青京城裡,以防大周忽然起事,一夜之間,要是京城被端了,無異於國亡。
之前所有人還野心勃勃地想著要一舉攻破大周京都,一併吞併大周,如今,卻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甚至,他們在明,是明晃晃地要從鄞州青州攻過去。
他們卻連大周的軍隊都摸不著在哪兒。像待宰的羔羊一樣,瑟瑟發抖地坐在家中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