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紗自苧羅(24)
眾人劍拔弩張之勢,而說話之人梗著脖子,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
元帝卻猛然咳嗽起來,眼睛垂下卻暗暗飄向雲臺下民眾。
旁邊的內侍太監遞上錦帕,元帝用錦帕捂住嘴咳起來,而移開錦帕時,旁邊的內侍大作震驚。
風吹來,緩緩將元帝手中錦帕吹下,隨風緩緩掉落在高臺之下。
錦帕落,而周圍百姓皆避開,讓出一片空位,錦帕落在空位上,而上面的鮮血觸目驚心。
眾人圍著,錦帕上的血自然落入視線之中。
眾人面面相覷,神色詫異。
元帝則作病態,似要倒下一般,內侍忙上前扶住元帝,急切大喊一聲,
“陛下!”
眾人抬眸看向高臺,元帝捂著太陽穴,形態虛弱,被內侍扶住。
方才仍劍拔弩張,此刻,眾人都安靜下來。
元帝假作強撐著的模樣,扶住欄杆,搖搖擺擺地站起來,
“百姓們對朕頗有微詞,朕也知曉,可朕要說的,唯有一句話。”
元帝抬眸望著天,滿眸動容,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朕負盡所有,也絕不會負你們,因為,你們是朕的子民,”
“無論你們對朕有怎樣的非議,朕亦是無愧於心,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朕承萬民,便更應該要承受住這王風之重,若不能承受住,怎堪做一個君臨天下,扶時救事的百姓。”
元帝字字艱難,面色沉重,
“你們要的公道,朕必定給你們,之前,只是因為顧全大局,朕不輕舉妄動,畢竟宮中,此案牽連甚廣,不可引起風吹草動,如今,查出了皇后的所有罪行,已將皇后廢除,打入冷宮,亦杖責甕喻,還扶正宮家嫡長女,將之計入皇室宗籍,成為名正言順的大周的唯一大長公主。”
“如此,只盼可慰宮將軍長女在天之靈啊。”
百姓聞言,一瞬,臺下無數人,竟靜謐無聲,似空空蕩蕩。
之前,他們覺得陛下對宮家所做之事令宮家就此寒心,不願再出世看波詭雲譎,導致宮家不能出戰,導致鄞州淪陷。
但如今,似乎與他們之前所想,又有些不同。
眾人都有些動搖。
而元帝見眾人無言,趁熱打鐵道,
“之前,你們大抵是覺得朕密詔命令京兆尹加收賦稅,出爾反爾,是為昏庸。”
“但如今,朕告訴你們,這些,都不是朕所為。”
話音未落,本來靜謐的臺下便一下子有了嗡嗡的議論聲。
“不是?可那黃帛和那印章,那字跡,豈能作假?”
“對啊,這可是陛下身邊的內侍去頒旨的,那能作假嗎?”
元帝聞言,看了一眼內侍,內侍忙垂首恭敬地跪下。
元帝眸中閃過一絲凌厲,雲貴妃看見了,又是自己身邊的內侍親自去頒旨,且都說親眼看著自己寫下詔書,想必,自己真的寫過,儘管他毫無印象。
近來他身子骨壞了不少,要不是有關無忘進貢的金丹,他大抵根本撐不了這麼久,還好,有這金丹,他必定能活下去。
只可惜,之前他的身子總是不好,導致頭腦發脹,做過什麼全然記不清。
這密詔,他完全不記得,但那筆跡印章又沒有問題,想來確實是自己所寫。
之前他覺得那密詔一定不是自己所寫,可仔細想來,雲兒似乎真的有與他提過建寺廟之事,關無忘也來說過賑災有關之事,也許是在他仍糊塗的時候,就下了這個決定。
不過,是不是他親手寫下密詔又如何?
如今關無忘辦事得力,讓郎中令和皇后背了黑鍋,當場誅殺郎中令,讓郎中令沒有機會辯駁,而皇后,雖是廢了,但下場如何,這些百姓又如何親眼去見,能怎麼處置,都是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