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繁茂宮牆長,
宮柳巍守楊花安,
俯首稱臣宮牆柳,
忠心為國安大周。”
宮長訣摸著其中一個小女孩的頭,笑道,
“唱得很好。”
梳妗叫住賣糖葫蘆的,將糖葫蘆全都買了下來,分給孩子們。
梳妗道,
“往後不唱嘆王令,就唱這首歌好嗎?”
“好!”
小女孩兒扯著宮長訣的裙子,
“姐姐,那這首歌叫什麼名字?”
宮長訣凝眸,思慮片刻,緩緩摸著小女孩的頭髮,
“這首歌,叫忠義謠。”
宮長訣眼前兀地重現那陰暗的牢獄,滿地的血跡,刺耳的尖叫聲。
忠義,宮家只對百姓忠義。
唯有山河百姓,萬物生靈才值得宮家對其忠義。
而過河拆橋,鳥盡弓藏的天家不值得。
但為了保全宮家,如嘆王令一類會引起君王忌憚的物事,決不能再出現。
嘆王令,無論其嘆的是高高在上的君王,還是沙場稱霸的戰王。這首歌,都決不能再現。
上輩子百姓被天家嫁禍所矇蔽,以為宮家是那背信棄義之人,殊不知,背信棄義的是天家,是那高高在上,看似乾乾淨淨的天家。
自大周建朝時,宮家便承載著護國的命運,代代為將,可是,如今,坐享其成的皇帝反而不信了為大周生死相搏的宮家。
高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根本就沒有上過戰場,他不知道沙場上生死相搏是一樣怎樣需要膽量和勇氣的事情。
宮家若是要這大權,在建朝之始便可直接篡位,這楊家的皇位亦是來得不乾不淨,縱使宮家奪權,對百姓來說也根本沒有區別。
宮家浴血沙場,保家衛國,十位先祖中九位都是死在沙場之上,忠心耿耿日月可鑑。
可就是這樣的宮家,最後竟被冠一個通敵叛國的罪名,合族覆滅,這何其可笑,何其荒謬。
宮家通敵叛國,那宮家為何還前仆後繼地死在沙場之上,難道宮家之人就真的如此愚不可及嗎?
宮長訣將手從小姑娘頭上移開,梳妗遞過來一串糖葫蘆,宮長訣笑著道,
“小姑娘,給你。”
小女孩笑了,接過糖葫蘆,
“謝謝姐姐。”
宮長訣點點頭,
“去吧。”
她抬頭看著天,天上的雲收抱扶搖,捲起展開,隨風而動。
前世她未曾對這些歌謠細思,直到宮家被抄家,一條條罪狀被列出,她方知,原來民間那些讚頌的歌謠也可以成為一把利刃,狠狠地扎向宮家的心窩。
她此遭阻止了這些歌謠的傳揚,是否能助宮家避免些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