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洞府,關上石門,陳平取出新買的《遁》。
這本法術包含了木、水、土三個遁法,三者之間難度不分先後。
三者原理近似。
通篇閱覽下來,陳平還是頗為震撼的。
施展遁之術法時,金丹修士在某種意義上本身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化形,意義,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和媒介融為了一體。
比如說木遁。
當修士沿著樹幹從一頭遁入到另外一頭時,其在樹幹當中的存在形式已經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是‘樹,,是樹的一部分。
換句話說,木遁結束之後,樹還是那顆完好無缺的樹,並不會存在一個諾大的洞。
土遁、水遁亦如此。
換個角度,有點類似於整個媒介都是一個微型‘傳送陣,,只不過這個傳送陣可以隨時終止,可以隨心所欲改變方向,可以人為控制傳送速度。
細究的話,傳送陣是隻是在空間上做文章,而遁術不止涉及空間,更涉及媒介和人本身。
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看完之後陳平終於明白了為何遁術是金丹之法術。
…築基期的肉身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嘛。
築基期本質上還是小半個凡人。築基期的身體得到進化而異常強壯,但還不具備隨著秘法化形的能力。
陳平將籍冊翻到‘土遁,那一卷。
相對於水遁和木遁,土遁在蒼瀾草原上最為實用。
不止是蒼瀾草原,到處都是如此。
無論哪裡,土都是最多的。
[...開門六乙合六己,後一宮中為九天,後二之神為九地;九地潛行元裹形,五氣但向太陰位;三元積數成六紀,丹匯元神有一理。...始則凝神於坤爐,煉***;次則凝神於幹鼎,陽系漸積漸厚。遁法功成,形神俱妙。]
陳平將整個土遁術法熟記於心。
開始悉心參悟。
這是一門全新的法術,是第一門金丹法術,陳平沒有著急,慢慢地體會其中的奧妙,體驗金丹之後帶來的肉體和元神上的變化。
法術多遍運轉下來之後,陳平某個意識之下會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似乎都是由土系元素組成。
彷彿自己就是這靜室本身的一部分。
他繼續習修法術。
神守幹宮,真系自聚。
數日之後。
「身外有身,顯則神彰於氣;形中無質,隱則氣斂於神。」
「遁!!!」
一聲口訣令下,手觸牆體的陳平瞬間消失在原地。
‘居然真融入牆體了。,
陳平忍不住一喜。
此刻的他本身就是牆體的一部分,但神識在,感知在,依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清靜室裡的每一寸地方,神識依然可以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