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吐蕃諸軍事?
蘇綽笑道:「天子打的好算盤,這是想讓洛家哥哥繼續打吐蕃。」
洛離搖頭:「才不呢。拿下三郡就可以了。哼,我們又不傻,為何要一直打吐蕃?益州不香麼?」
龍錯城的修士,一直希望能往東拿下益州。而不是往西發展。
洛寧畢竟是夏人,他要是繼續往西,會受到很大阻力。和吐蕃死磕,就是幫朝廷做嫁衣。
「我準備奉詔。」洛寧呵呵一笑,「蔡玄書是我發小,我當然要給他這個面子。我可做夏臣,願尊天子,但既不聽調,又不聽宣。」
「那些相公們,我既信不過,也看不上。三郡之事,我們自己做主。」
「反正兩年之內,三郡只會穩固地盤,不會再對外征伐。」
眾人聽到兩年內不在對外征伐,哪怕是最好戰的洛離,也覺得應該如此。
洛寧以龍錯領起家,不到一月席捲三郡,地盤擴張二十倍,人才儲備嚴重告急。
收編了八萬吐蕃降軍和綠林義軍,也需要時間來消化。
眼下人才緊張到了什麼地步?就是千秋山的妖修,都有不少被調到各地充任官吏。
沒錯,洛寧給與妖修平等身份。妖修也可以做官。
洛寧廢黜部落和莊園,在三郡設立了四十個縣。每個縣都需要好幾十個修士來管理,否則無法綏靖治安,維穩地方。
加上兵馬擴編後軍中需要的修士,洛寧真的拿不出人了,妖都拿不出來了。
所以,兩年之內不能再擴張。否則的話,打下來的地方也無法有效管理。
等到新設立的道學院培養出新的修士,等到收編的兵馬融入龍錯軍,三郡的力量釋放出來,他才能拿下益州。
朝廷肯定保不住益州,張韜的能力比不上洛安,只會更快的丟掉益州。
而張、李義軍佔領益州後,肯定也不會在益州多待。
對於有心爭霸天下的張、李而言,中原比益州重要的多。
洛寧的計劃是,等到張、李義軍東征中原,他就趁虛「收復」益州!
他可不想當原本歷史中的武成王,來一出恢復中原、權臣篡位的戲碼。
幾十年後末日降臨,爭天下有個屁用!
以目前的局勢,他哪怕再厲害,打下天下也需要幾十年。
花了幾十年,最後得了天下,他也沒有時間改變什麼。
他只要益州,保持足夠的願力供應即可。最好能找到化解大劫的法子。找不到,他就只能帶極少數人跑路了。
當然,如果有種法子,既不需要花時間去爭天下,又能讓皇帝聽自己的,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樣,他就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來應對世界末日,說不定真能找到辦法。
這是最省時間的法子。可惜,很難實現。
洛寧收回思緒,繼續說道:「奉詔之後,我們就有了朝廷認可的開府之權,有了大夏王氣的加持。」
「到時,撫遠大將軍幕府任命的僚佐,也是得到朝廷承認的官員,同樣能分潤王氣。」
「綽兒,你擬出一份僚佐名單,等到蔡籍到來給他看。」
根據制度,有開府建牙之權的將帥,雖然可以自行徵辟任命僚佐,可名單還是要報給吏部。
否則的話,就不是吏部在冊的官吏,也就無法分享王氣。
洛寧對蘇綽的信任,由此可見一斑。他讓蘇綽擬定僚佐名單,簡直把幕府的人事大權,交給了蘇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