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亙古天闕 > 第1280章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第1280章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第1/3頁)

《黃帝內經》,傳聞為軒轅聖帝所著,是華夏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分為《靈樞》和《素問》兩部分,被稱為醫之始祖。

《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

《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黃帝內經》接受了華夏唯物的氣一元論的哲學思想,將生靈看作世界的一部分,天地萬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質“氣”形成的。

在“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觀念下,將人與周遭的世界、以及這片宇宙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而且,凌瑀曾經在《藏古神訣》中看到過這樣的記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透過這篇記載,凌瑀發現華夏先人認為構成世界的原初物質是形而上者的“道”,而這種原初物質也被稱之為“氣”。

董秀珍曾經對他說過,軒轅聖帝在撰寫《黃帝內經》時,也受到過這種學說的影響,認為“氣”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

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氣,充滿太虛而執行不止,然後才生成宇宙萬物,這其實是揭示星辰演化及生靈萬物等自然法則。

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虛。太虛之中充滿著本元之氣,這些氣便是天地萬物化生的開始。

由於氣的運動,從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陰陽寒暑,有了萬物。陰陽五行的運動,總統著大地的運動變化和萬物的發生與發展。

而且,《黃帝內經》認為人與自然也是息息相關的,是相參相應的,自然界的運動變化無時無刻不對萬物產生影響。

在《素問》篇的《寶命全形論》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也就是說,人和宇宙萬物一樣,是稟受天地之氣而生、按照四時的法則而生長。

人生天地之間,必須要依賴陰陽二氣的運動和滋養才能生存。甚至在一天中,人也會根據天的晝夜而產生陽氣的盛衰。

除此之外,《黃帝內經》中闡述的觀點還有許多。

比如,生靈萬物是陰陽相對的統一體。比如,生靈若想增進壽元,就要做到形神合一。再比如,陰陽五行和人族五臟的協調,以及陰陽二氣對天地萬物的融合和喜怒哀樂的影響。

在《靈樞·經脈》中,還有這樣一段記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面板堅而毛髮長。”

若是尋常之人,肯定認為這是生靈的誕生過程。但只有修行中人知道,其實這更是在向人們講述修者的練氣化神之道。

思慮及此,凌瑀對墨羽絃音抱了抱拳,笑著說道:“絃音前輩,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您所說的這篇真解應該源自華夏古籍《黃帝內經》吧?

我祖母是醫道聖者,對於這篇真解,我自然通曉一二。”

“凌小友你……哈哈哈,是我愚鈍了。軒轅聖帝大人本就是華夏聖者,他的傳承自然會留在華夏。”

聽到凌瑀的話,墨羽絃音微微一愣,面帶慚愧地說道。

看到墨羽絃音的神色,凌瑀心中一動,笑著問道:“絃音前輩,聽您的話,似乎您也曾和軒轅聖帝有過交集啊?”

墨羽絃音稱軒轅聖帝為大人,顯然他對軒轅聖帝很尊敬。

“哦,凌兄弟,實不相瞞,當年軒轅聖帝大人在去往另一片世界的時候,曾經在第一界停留數載,更是對我族有恩。

後來,軒轅聖帝大人踏破虛空,飛向另一片世界,在他老人家臨走之時,為我們留下了一段真解。

雖然只是一小段真解,卻讓我們受用無窮。時至今日,我們仍感激他的照拂。”

最新小說: 玄幻:開局吃軟飯,出世即儒聖 星墟道心 我功德無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從斬妖除魔開始鎮壓諸天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陰陽聖尊 仙子不興煮,得用黑鼎涮 被挖靈骨,她帶三千神獸殺瘋了! 劍客! 混沌戰體你不要,化身邪神你哭啥 輪迴術士 命格吞噬:九域弒天 混沌神瞳 治癒s級雄獸,惡雌逆襲成萬人迷 鴻蒙主宰 大武主 科技修仙錄:特種兵王在修真界 無餌 星海趕潮兒 大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