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前三幅石刻,第四幅石刻上的內容則簡單了許多。
第四幅石刻描繪的場景,赫然就是不久前的玄妙庵。一群衣衫不整的長老於殿前嬉戲,在她們身邊,是一群表情麻木的華夏男子。而在石刻的角落中,刻畫著一排靈位,佈滿灰塵。
凌瑀望著第四幅石刻上的內容,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按理說長老閣中的靈位已經有數百年沒有人打掃過了,既然沒有人打掃靈位,也就不會有人發現密道的存在。這也就說明,這處通道最少也有數百年沒有生靈進入了。
那麼,這幅石刻又是何時刻下的呢?凌瑀用手指拂過石刻,發現上面沾染了許多的灰塵,看樣子石刻雕刻的時間不止千年。這樣看來,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幅石刻是預言。
想到此處,凌瑀迅速朝著第五幅石刻望去。既然已經猜到石刻是預言,而且第四幅石刻上的內容正是今時今日的玄妙庵,那麼,第五幅石刻應該就是玄妙庵未來的場景。
雖然不知道這八幅石刻出自何人之手,但是既然它能夠準確地預言到後世之事,一定可以讓凌瑀提前看到未來。
第五幅石刻上,一隻冰藍色鳳凰沖天而起。而在冰鳳凰的雙翅之下,漂浮著一位絕美的女子,那名女子正是端木雨涵。
端木雨涵的眉心處點綴著一顆冰藍色印記,那是覺醒之兆。看來,有朝一日,雨涵也定可以鳳嘯九天,榮登仙域啊。
端木雨涵的立足之處是在玄妙庵的大殿上空,這樣推測下來,玄妙庵並沒有在自己的手中毀掉,讓凌瑀終於鬆了口氣。
凌瑀望著石刻上的端木雨涵,嘴角不經意地揚起了一抹笑意。他和端木雨涵已經有數年未見了,但是他卻感覺對方從未離開自己似的。看到石刻上的端木雨涵,凌瑀自然替她高興。
凌瑀邁步走到第六幅石刻旁,駐足觀望。
第六幅石刻與前五幅石刻都不一樣,如果說前五幅石刻都是在描繪玄妙庵的過去與未來的話,那麼第六幅石刻則呈現出了與玄妙庵毫無關係的場景。
在第六幅石刻上,鐫刻著一幅當凌瑀只看一眼,便感覺時光飛逝,天地滄桑的神異圖案。
這幅石刻上,是一片鴻蒙的狀態,沒有日月星辰,沒有蒼山綠水,只有無盡的晦暗以及在晦暗中偶爾閃露身形的生靈。
之所以在凌瑀一眼過後便感覺時光飛逝,是因為第六幅石刻中的場景他曾經親身經歷過。因為那裡,正是鴻蒙年代。
當初凌瑀第一次修行三式劍訣中的鴻蒙一式時,便感受過鴻蒙年代的氣息。後來,凌瑀渡混沌劫,也曾在沿著時空長河逆流而上的時候,追溯過鴻蒙年代的些許蹤影。
所以,如今再看到第六幅石刻上的內容,凌瑀便猜到,這上面所描繪的場景和時間,一定發生在久遠的鴻蒙年代。
“原來,第六幅石刻描繪著天地初始!”凌瑀若有所思。
關於第六幅石刻,凌瑀沒有什麼疑惑。既然這幾幅石刻可以推衍過去,推算未來,它能夠映化出鴻蒙時代,也不意外。
凌瑀駐足片刻,來到了第七幅石刻前方,凝神望去。
第七幅石刻上出現的生靈很多,有人族,有妖族,有星海強者,甚至還有許多凌瑀從未見過的神秘生靈。
在這幅石刻中,凌瑀看到了南宮羽,看到了赤鬼和雷王,看到了先生和道一,甚至還看到了許多身上繚繞著仙霧的至強者。
一株雪蓮傲立蒼穹,那是崑崙妖王。一頭火鳥沐浴金芒,那是朱雀。甚至,凌瑀還在上面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在第七幅石刻中,華夏修者和星海強者爭鬥,在人們的頭頂,閃爍著璀璨的光華,那些光華是四道天門和建木神樹散發出來的。而此時的華夏正好顯化了四天門和建木神樹。
凌瑀收回了目光,眉宇間閃過濃濃的憂色。原來,這幅石刻所表現出來的場景,正是此時的華夏祖星。
第六幅石刻是星海的初始,也就是過去。而第七幅石刻呈現出的場景則是現在,那麼第八幅石刻豈不就是……未來?!
這個想法一經出現,凌瑀眸中瞬間迸射出兩道神芒。他的雙手因為心中震驚的想法而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凌瑀緊咬牙關,平復了一下心情,朝著第八幅石刻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