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魔九轉》是凌風祖上自創的劍法,當年凌風祖上就是憑藉此劍法縱橫六合八荒。剛剛進入仙域之時更是一劍斬破天地枷鎖,榮登真仙境界。從此在仙界開山立戶,將凌家發揚光大。可以說,這一切都與《破魔九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破魔九轉》共有九重,一轉斬世俗,二轉亂紅塵,三轉煉神識,四轉斷山河,五轉逆陰陽,六轉碎星辰,七轉化日月,八轉裂天,九轉破魔。若修至極盡,漫天劍雨,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帝洵自然知道這是稀世武學,本不願接受,但是帝洵知道,如果自己不答應凌風,他就不會接受《落仙訣》,想到此處,便不再堅持。他與凌風相知多年,知道這位老友性格倔強,表面上看似平和,實際上卻是個火爆脾氣,而且很有自己的主見。一旦做出決定,便很難更改。
其實帝洵也是有私心的,因為很多謎團在他腦海裡縈繞,他想了三十年,卻還是理不出一絲頭緒。
首先,那批異域的兇人修為高深,手段,境界,心法都遠非九天眾仙可比,他們為何侵犯仙域?從什麼地方來?既然有那麼上乘的功法,那麼他們來九天到底是幹什麼?聽他們的口氣好像是在尋找什麼東西,可是他在九天縱橫多年,並沒有發現什麼是值得他們覬覦的。
其次,仙界的結界壁壘十分堅固,若沒有人從內部開啟封印,外人很難強行攻入。難道九天有內奸?傳說九天仙域有上古大能沉睡,他們的修為已經不是仙,是仙的盡頭,甚至可能更進一步。那麼,發生戰亂的時候,他們為何不出手相助,他們又在哪裡?聽父親說,人間界的幾處絕地中藏有驚天隱秘,連真仙都不敢涉足,隱秘到底是什麼?讓仙界眾人想要探求卻又如此諱莫如深。
這一個個問題如同大石般壓在他的心頭,理不清,道不明,解不開。還有一個私心就是,當年他帝家舉族奮戰,卻只有他一人生還,滅族之仇不共戴天,他有心殺敵,卻無力迴天。現如今,只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凌瑀身上,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天授傳承之人若是成長起來有多麼可怕。他的祖上,那個得到《落仙訣》的帝姓族長,便是天授傳承之人,天地相授,秉承氣運。傳說,他修為一日千里。天授傳承之人若成長起來,必是人中龍鳳。
原本帝洵已是心灰意冷,修為半廢,不僅家族沒落,自己更是風燭殘年,已有了了卻餘生的退隱之心。可是凌瑀的誕生讓他重拾希望之火,也許還有機會,一切還沒有結束。
他與凌風是生死至交,對凌天浩更是視如己出,他帝洵不行了,但是還有凌瑀,這個一出生便給了他無限驚喜的嬰兒,所以他全情付出,沒有絲毫保留。
既然已達成共識,那麼就坦然相待,老哥倆的想法也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把凌瑀當做修行者培養。而對於修行者而言,踏入修行界的第一步,便是易經洗髓。
易經洗髓對於修行者至關重要,也就是在一個人沒有任何修為的時候,以外力淨化他的身體。無論習武或者修道,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通常的做法是以各種丹藥,靈草或者動物內丹化於酒中,易經洗髓者進入其中,運轉自身功法,使丹田中產生的靈力達於四肢百骸,迫使酒中的精氣透過面板滲入體內,以求達到內外兼修的目的,從而將體內雜質汙穢排出體外。
人食五穀,有精華,也有糟粕。而易經洗髓的目的就是要把人體內的糟粕摒棄,使人的骨,肉,精,血都如初生嬰兒般純淨,透徹。而凌瑀剛好就是新生兒,但是其只是肉體純粹,靈智尚未開啟,更不懂得如何運轉功法。所以,這些都只能依靠外力完成。但如果全憑外力,對於凌瑀而言,困難就大了很多。
首先,凌瑀本身是懵懂的嬰兒,沒有自主吸收的意識。其次,凌瑀身體過於單薄,太過陽剛的藥劑會對他身體造成負荷,無法承受。而太綿柔的藥劑又起不到什麼作用。想到此處,兩個老頭又陷入了沉思。
抓周已經完成,凌瑀也有了自己的選擇,屋裡又熱鬧了起來。凌大壯走到桌子前,摸著小凌瑀的頭,認真的說道:“小弟弟,你快點長大吧,等你長大了我保護你,帶你去打獵。”
童言無忌的話聽得眾人十分欣慰,窮人家的孩子立世早,這是歷史總結出來的真理。一個小孩子能說出這番話語,可見要比同齡人成熟很多。
凌天浩此時正在和中年漢子們談論這幾天的收穫,一群獵人笑罵呼喊,熱鬧非凡。
正在大家互相吹噓自己收穫的時候,老六突然想起一件事,神秘兮兮的對眾人說道:“昨天傍晚,我在松林邊緣二十里的地方打獵,你們猜我看到了什麼?”
看著老六神神秘秘的表情,眾人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來,紛紛停下口中的話題,望向老六。
見眾人都望著自己,等待自己的下文,老六心中得意。他端起桌上的茶杯,灌了一口茶水,才緩緩說道:“我看到了一頭會噴火的獅子!”
“切.......”聽了老六的話,獵人們噓聲一片。原以為他會說出多麼驚天動地的見聞,到頭來卻只是看見了一頭會噴火的獅子。雪域松林中經常有野獸出沒,其中也不乏有高階兇獸,擁有一些特殊的技能。不過這對於常年在松林穿行的獵人們來說,算不得什麼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