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衡當然知道要攝政王,但是趙昱病了啊!
扶著嗡嗡作響的額頭,趙啟衡只覺得屁股下面這張龍椅額外的滾燙!
“齊親王!”趙啟衡繼續點名。
齊親王是先帝第十個皇子,平時只知美人佳餚,不知民間疾苦,但作為少有的在列親王,趙啟衡也是病急亂投醫了。
“還是那皇兄能行。”
果然,沒一句有用的!
文橋站在下面,隱隱覺得這些個老臣似乎是故意讓趙啟衡下不來臺,他們是何意?莫不是在藉著此事抬高攝政王?
要說滿朝文武沒一個有應對之策的,誰信啊?只是沒人敢說。
為何沒人敢說?
文橋心裡已有了盤算。
等群臣退下,趙啟衡獨獨留下了文橋:“你可別再跟朕說屁話。”
文橋沉思了許久,最後道:“還請太醫院群診攝政王,助王爺早日康復。”
話音剛落,幾本奏摺鋪蓋該地朝文橋的腦門上扔過來:“朕說了,不要講屁話!”
“官家,滿朝文武沒一個敢應戰,敢上陣領兵,這說明什麼還不清楚嗎?眼下只有一條路,就是請攝政王,王爺曾領兵與遼軍交戰數年,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聽聞此次三國圍攻也是以遼軍為首,攝政王領兵再合適不過。”
“嗯。”這點文橋說的沒錯,趙啟衡也知。
“但國庫空虛,怎能應戰?”
這個問題文橋在聽聞戰事將起時便開始思考了:“或許可以在商賈上下功夫。”
“說來聽聽。”趙啟衡從前有多依賴趙昱,現在就有多依賴屢屢獻出良策的文橋,畢竟他還是自己欽點的狀元郎。
文橋:“國庫的主要來源是民生賦稅,但前幾年兵荒馬亂,百姓剛剛過了點好日子,若加重賦稅是不可取的,但若是取其重頭,從尖上刮下油來,倒也是一條能解燃眉之急的良計。”
趙啟衡:“你是說,加重商行的賦稅?”
文橋:“對,尤其是經商大族,把控著一方經濟命門的經商世家。”
趙啟衡:“可貿然加重他們的賦稅,恐也會引起動亂。”
文橋:“倒也不用那般直接,官家只需出臺一個政策鼓勵經商,從底層剛起步的商戶到世家大族,都會踴躍起來盤活各地經濟,流通高了,從中的大額稅收也就有了。”
趙啟衡擰著眉聽完,忽而雙眼放光,拍桌而起!
“哈哈哈哈哈哈!文橋,朕沒有看錯你!”
這雖然不是個能來快錢的路子,但卻是個能保證源源不斷的上上之策!那行軍的後背糧倉就有著落了!
殊不知,在這樣一個治國良策之下,文橋想的也是能幫一把花語的生意,只要國家鼓勵經商,那麼她的日子也能好過很多。
就這樣,趙啟衡一連下達兩道聖旨——
其一,舉太醫院之力以最快速度醫治好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