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姜商才讓鐵甲軍修煉內功,那是為了加強他們的力量與體力,可以讓他們在裝備了近百斤的裝備下,依然行動如風。不然,鐵甲軍在招式之上的訓練上,就不會那麼簡單了,只著重訓練他們的紀律了。
但眾所周知,一個重步兵的盔甲加武器下來,需要近百兩銀子,十萬人下來就需要一億兩百銀,如此大的代價,足夠姜商組建一隻百萬大軍了。
但是,姜商依然明白,寧缺毋濫這個道理,百萬普通的大軍,能抵擋蒙古兵的鐵騎與那滿天飛來的箭矢嗎?
答道是不能的,因為人家騎著馬,想打你打你,想走你也追不上,光耗就能耗死你。
而姜商最開始也想要組建騎兵,什麼輕騎兵、什麼重騎兵都要。
但問題是,南宋沒有多少馬匹,就算有一些,那也都是些弱馬,根本不能跟蒙古的騎兵去比。
因此,姜商就研究了一下,騎射最怕的兵種是什麼?
騎射有著很快的移動速度,很遠的射程,很強的機動性,對付刀盾兵、長槍兵等都能輕易被消滅。
那麼騎射兵它的剋星是什麼?騎射又怕哪些兵種?
最後姜商發現,對付騎兵最好的應該是強弩兵,以遠打遠。
當然了,弩兵需要其他兵種的配合,才能打擊騎兵,比如重步兵,而且是超重型的。
而姜商乾脆讓重步兵與強弩兵結合,讓他們即是強弩兵,又是重步兵。遠戰時以強弩滅敵,近戰時化身重甲步兵,絕對是敵人的惡夢,即便對上重騎兵,都有一戰之力。
再說,蒙古國也有他們的弊端,那就是他們剛佔領黃河以北的土地並沒有多久,對一些礦產的開採,還不能直接用在軍隊上,因此重騎兵即便是有,也絕對不多。
同時,蒙古人也太過自傲,認為他們的鐵騎已經是天下無敵了,因此還是以來去如風的輕騎為主,這正好可以讓姜商的重甲步兵與強弩兵剋制。
但話又說回來了,姜商的鐵甲軍雖然剋制蒙古騎兵,但是人家想要逃,你也只有無能為力不是?
對!
姜商的鐵甲軍,在面對敵人逃跑時只能無能為力了,這也是姜商的無奈,因為追擊騎兵,就只能用騎兵追擊。
所以,組建騎兵是一定要組建的,但這需要在將蒙古人趕回草原之後再想辦法了。
鐵甲軍雖然不能追擊消滅騎兵,卻可以穩著穩打的將其驅趕出華夏大地,等收服失地之後,到時姜商便會舉全國之力,組建一支鐵騎,征服蒙古國。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姜商現在就是暗中練兵,明裡發展他的錦衣衛。
淳祐二年,十月,十五日。
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在南宋各大州府建立的錦衣衛指揮使分部,一邊收買江湖高手加入,一邊又自己培養高手,現在都已經壯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