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分子鍵斷裂,在李長青陽神遠超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下。
其中的氫原子被他輕易獨立。
看似微弱的能量浮現,但均勻地分配到每一個氫原子上,相對的卻是無比龐大的熱量。
聚變。
無比輕易,一個微型太陽被李長青手掌握住。
這就是質變!
如果說,完全體的陽神能夠輕易製造出州級核爆,那微型陽神同樣可以製造核爆,只不過當量要小太多。
在人類的歷史上,從柴火到煤炭,從煤炭再到石油,天然氣,以至於如今的核能。
量並沒有太多改變,但從木柴到鈾,其中跨越數千年積累才完成的質變。
其產生的能量,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
量變上,人類從第一枚核彈,到氫彈,足足數千倍的當量差距,不過十幾年的時間。
而從石頭到核彈的質變,卻足足跨越了上千年。
質變完成,量變不過彈指一揮間。
微型太陽握在手中。
每一個氫原子聚變後產生的能量,都被李長青完美掌握。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
中學時期背誦的元素週期表,湧上心頭。
李長青嘴角含笑。
在他的控制下,氫原子聚變成了氦,氦再度聚變。
隨後碳元素,氧元素,氮元素一一出現。
這些元素在高溫下,隨機組成,構成了相對穩定的無機小分子。
見此,李長青臉上抑制不住地浮現出微笑。
種田,撿垃圾。
這是所有華夏人銘刻在基因深處,記憶中骨子裡的喜悅。
每到一個新地方,看著或是肥沃,或是貧瘠的土地。
大多數人第一個想法都是,能種些什麼?
在遊戲中,更是如此。
李長青還記得,自己曾經玩過一塊畫素遊戲,用畫素塊打造自己的世界。
直到現在,他都能回憶起,自己擼了半天樹,用木頭塊搭建起第一座小平頂房子時,是多麼的喜悅。
創造。
是華夏人最喜愛的,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而現在。
李長青也要創造了。
所有碳元素突然分離,在他的控制上形成一條長鏈。
瞬間,運算的難度大上了不知道多少倍。
李長青額前開始滲出汗漬。
可他卻完全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童孔深處閃爍著期許的希冀。
轟!!!
漆黑的天穹落下驚雷。
這是藍星對造物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