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海跟李滄瀾打完電話後,轉身看著身後的關素素說道:“這次的事,多虧了你爺爺,我會記住你爺爺這個人情,如果有一天需要我李滄海的,我會幫你關家出手一次。”
關素素心裡大喜,說道:“這個事情對於我爺爺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我二叔是深海市市委書記,我爺爺第一時間給他打電話,並特意交代我一起過來,看著事情解決。”
李滄海點了點頭,說道:“嗯,確實辛苦你了。”
關素素接著說道:“跟鬼道宗的比武大會後天就要進行了,聽說除了鬼道宗還有其他的勢力也要參加,最近一些奇人異事漸漸的多了起來,不知道李宗師聽說了嗎?”
李滄海心裡一愣,說道:“我沒有四處走動,倒是沒什麼訊息,怎麼,你三叔這次搶地盤的這種江湖事關老爺子現在也有興趣了嗎?”
關素素輕輕說道:“我爺爺並不是為了我三叔的事,他老人家剛聽我三叔說起李宗師跟鬼道宗之間的事情,最近又聽說國內關於各種門派的奇人異事層出不窮的事感到好奇,所以也想湊湊熱鬧。”
李滄海恍然說道:“原來是這樣,這鬼道宗的事跟我有一些過節,這一次也是衝著我而來,就算你三叔和你爺爺不邀請我,我也是要過去會一會的,我明天就啟程去佛岡市,你把時間和地點發給我就行。”
關素素躬身說道:“李宗師,需不需要我派人過來接你?”
李滄海搖了搖頭,說道:“我還是喜歡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你一定會準時趕到的,你回去跟你爺爺和三叔說,這一次我就幫你們關家出手一次。”
關素素興高采烈的去了,看著關素素那遠去的背影,李滄海的心裡陷入了沉思,關素素說最近國內各大門派奇人異事層出不窮,難道真的像魏隨風說的,地球上的靈氣已經復甦了,世界要大變了?
李滄海意念一動,真氣運轉,這才感覺到四周的靈氣確實比起兩個月前要充裕了不少,只是李滄海最近都在逍遙居內靠著陰陽五行陣煉化的燕山湖和雲霧山的靈氣和那些中品靈石修煉,所以沒有發覺。
地球上看來隱藏了不少秘密,也不知道地球跟靈界究竟有沒有什麼聯絡,還有那個崑崙山的崑崙派,他們竟然能提前感應到地球靈氣的變化,李滄海也更有興趣了。
回到逍遙居,出雲見到歸來的李滄海恭敬說道:“師尊,新的藥材已經採購回來了。”
李滄海點了點頭,看著出雲說道:“出雲,你如今也是築基期的修士,也該出去歷練歷練了,後天我要去佛岡市走一趟,你便跟著我一起去吧。”
說完李滄海拿出一枚合氣丹對著出雲說道:“你把這一枚合氣丹煉化了,應該可以讓你進階到築基一層。”
出雲恭敬的接過丹藥,回答道:“謝師尊。”
李滄海跨入藥材的庫房,開始煉化那一屋子的藥材,他的青龍霸體訣差一絲絲便可以圓滿,圓滿之後他的身體便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成就靈界武道里面傳說的青龍聖體,舉手投足肉身充滿無窮的力量,就算是憑藉肉身之力,運用青龍技六式,都能輕鬆擊敗靈界的築基圓滿修士,至於地球上的這些所謂築基,李滄海絲毫沒放在眼裡。
隨著一屋子藥材的煉化,李滄海全身的龍鱗已經悉數覆蓋,額頭上的一雙龍角也是完全成型,一條真氣所化的青龍在身體周圍蜿蜒盤旋,衍生出一股睥睨蒼生的氣勢,至此,李滄海的青龍聖體終於達成,青龍技的第六式群龍無首也已經可以順手拈來。
李滄海笑了笑,解決完佛岡市的事情之後,是時候去一趟鬼道宗將那一頭魔靈收服了。
第三天一大早,李滄海帶著一身道人打扮的出雲叫了一輛車往佛岡市去了,佛岡市是粵南省最北邊的一個市,北接湘南省的永合市,南邊挨著粵南省省會羊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也算得上是粵南的一個大市,人口七百多萬,雖然跟深海市相比起來,不管人口還是經濟都差了一大截,但是在整個粵南省的排名還是屬於前五。
這次比武大會的地點是在佛岡市北部一個叫做清新縣的地方,清新縣境內有一座道教名山叫做九嶷山,九嶷山上有一座知名的道觀叫做陽明觀,佔地五十多畝,頗有仙家氣派,道觀的觀主叫呂鶴年,道號呂陽真人,傳說他的道術已經通神,修煉的是江西龍虎山一脈的道法,這次的比武大會便是愛陽明觀內舉行。
九嶷山上還有一寺廟叫做千佛寺,寺廟內供奉了上千尊佛像因此得名,也是佔地幾百畝,金碧輝煌,來往的香客絡繹不絕,跟冷清的陽明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陽明觀和千佛寺相聚不過四五里路,但是陽明觀雖然也算得上寬廣,盛名在外,但是觀內道人卻只有十幾人,而且只供奉了三清祖師沒有別的神仙,也不開門做生意,既不能求財也不能求子,所以信徒寥寥,只有一些位高權重的高雅之士偶爾過來小住幾日,聽聽呂陽真人的道法;不像那千佛寺,寺廟裡僧人上百,每天來往的香客絡繹不絕,香火錢更是數不勝數。
亂世道門出,盛世佛門興,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佛門在靈界也有,雷音寺跟大禪寺更是可以跟太上道比肩的存在,佛門高僧輩出,不過行事做派卻並不像地球上的這些寺廟,早已經忘卻了佛門的本源,一心入世索取錢財,早已經沒了佛門本該有的清淨和神聖,只是不知道地球的佛門與靈界的佛門是不是一脈相承;如果是一脈相承,靈界開創佛門一脈的釋迦摩尼如來看到地球上的佛門一脈已經淪落到這樣的地步不知道作何感想。
如來是尊稱,並不是單指釋迦摩尼,釋迦摩尼是佛門開創的大能,佛門的弟子尊稱他為第一任如來,釋迦摩尼渡劫之後飛昇仙界,他的大弟子達摩希達多接替了他的如來稱號,到了第五代如來慧能統管佛門的時候,佛門內部產生了分歧,從此裂變分成了兩個分支,一個是大乘佛教,一個是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修的是功,追求的事普度眾生,理念是眾生皆可成佛,想要成佛便需要嚴格的苦修和資質,靈界的雷音寺便是大乘佛教的宗派;還有一脈便是小乘佛教,講求的是修煉自身,講究頓悟和慧根,更講究入世,透過入世看遍眾生疾苦,大徹大悟達到通往彼岸的最終目的。
但是不管是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講究的都是空,四大皆空,眾生皆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能夠修煉到這樣的地步,便可以將自身融於虛空,渡劫飛昇。
然而整個靈界的歷史上,真正做到這一步的也只有釋迦摩尼如來一個人而已,想要成佛太難了!不過成佛難,成仙難道不難?李滄海天資卓越,被譽為靈界萬載以來的天才,最終也沒能扛過天劫之中的心魔劫,不僅太上宗灰飛煙滅,李滄海也只能在太上道宗主李慕白以自身千年修為融入護宗大陣逆轉時空,讓李滄海重生到地球的這一世。
李滄海暗自嘆息,如果不能成為渡劫真仙,與天同壽,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就像釋迦摩尼如來所說的,一切都是空!
想到地球上這些佛門道統都已經變得這麼面目全非,再想想靈界的那些往事,李滄海不禁唏噓不已,一路上帶著出雲沿著九嶷山山路拾級而上,看著四周那些往來的香客,大部分人所求的不過是富貴,他們全然不知佛門的道統根本沒有富貴這一說,所有的修真修仙的門派都不會庇護那些凡人追求富貴的祈求,富貴乃天定,緣法所致,又哪裡來的祈求一說?
李滄海搖了搖頭,帶著一聲道人打扮的出雲朝著陽明觀的方向走去,來來往往的人群沒有人注意他們兩個,更沒有人知道這個外貌普通的年輕人竟然是靈界的一名渡劫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