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正在高高興興的吃著午飯,尤其是藍兒姑娘高興得不得了,李俊的空中加菜、驟變瓊漿、空中斟酒、送八色鳥,都讓少女很驚喜,道家的一些把戲,精彩無比,比現代社會變魔術還要讓人震驚。
這時鬧哄哄的聲音傳來,家丁李二又喊著:“楚足來抓四少爺了……”
李元開當時就急了:“俊兒,趕緊找地方躲一躲。”
做父親的不希望兒子有什麼事情,所以第一個想法就是“找地方去躲一躲。”
“父親,無需慌張,孩兒又沒有惹事,怕什麼?不做虧心事,何懼鬼敲門。”神色很淡定,態度很平和,李俊面不改色心不跳。
“是呀!族長,我們先看看究竟,再做決定。”秦管家在旁邊也勸道。
“藍兒,先把八色鳥裝起來。”李俊催道。
和藍兒一起,很快就把八色鳥裝在鳥籠子裡。
一行四人走出飯廳。
在李家大院,碰到一行楚足拿著鐵尺、鐵鏈、繩索來鎖人。
楚足就是捕快。
在很早的古時,就有捕快這個行業。地球上,叫捕快,在戈蘭帝國的楚州,把捕快叫做楚足!一個很奇特的叫法。
古代的華夏族,捕快雖然稱公人,但地位並不高,做捕快無門檻,充其量只能算是臨時工。
捕快原來分為捕役和快手,漸漸的人們把捕快捕役和快手合稱,就叫成了捕快,捕役,“捕拿盜匪之官役也”;而“快手,動手擒賊之官役也”。後來捕快就成了“捕役”和“快手”的合稱,負責緝捕罪犯、傳喚被告和證人、調查罪證。
在地球上就有歷史記載,大禹治水時,開一個很重要的治水首腦會議,有一個叫防風氏的人故意姍姍來遲,大禹就命人進行了審理,最後對防風氏予以處斬,這就是歷史上尋找證據的,捉拿審理人,捕快最早的雛形。
捕快平日身著便裝,腰掛錶明身份的腰牌,懷揣鐵尺、繩索。領班稱“捕頭”、“班頭”。老百姓稱捕快為“捕爺”、“牌頭”、“頭翁”、“牌翁”等等。
捕快是沒有工資的,每年的伙食補貼即“工食銀”不過十兩銀左右,養家餬口自是艱難,於是敲詐勒索便成為一種風氣,他們時常設定種種名目收取好處費,甚至與州縣官吏同流合汙,或製造冤假錯案,或對老百姓橫徵暴斂,任意拘捕。
唐人杜甫在《石壕吏》中寫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看門。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這個“捉人”的“吏”指的是古代衙門裡的捕役。
楚州的楚足,相當於地球古時的捕快!
因為戰之意飛入尋常百姓家,人人尚武,所以彪悍,尚武是楚州的民風,也是戈蘭帝國的特色。
戈蘭帝國的的“捕快”分馬快和捕快,顧名思義,騎馬執行公務的,稱之為“馬快”。而徒步者,則稱之為“步快”,楚州的“捕快”,叫楚足。
而楚足的地位並不低,至少是一個正經工作。
楚足還真有兩下子,拳腳和刀棒都很精通,人人都是戰者以上的等級,級別低了,實力就弱,無法降服作奸犯科之人。
因為有一身好功夫有兩點最大好處:
其一、緝拿疑犯、盜匪時真動起手來,自己不會吃虧;
其二、不會被欺負,拼鬥中不會吃虧!
領頭的正是楚州楚足的首領穆鐵軍,五星大戰師。
實力比李元開只低一星,但因為官府的人,所以在楚州城是可以橫著走的人物。
“李族長,我們奉命到府上拿人!”穆鐵軍把玄鐵腰牌亮了一下,這是辦公務的一道程式,然後抱拳,算是打招呼。
“不知,穆頭來李府究竟為了何事?要拿誰?”李元開抱拳還禮後,問道。
“就是你的公子李俊!”臉色一沉,一副公事公辦的無情,穆鐵軍答道。
“這位穆頭是嗎?我就是李俊,你可確定拿的就是我。”面對官差楚足的冷麵,李俊毫不懼色道。
“我們辛八河少爺差點被打殘,金族的少爺金德鑫被打成豬頭,一回來就說李家的廢物打的,金族族長金煥採還特意前來告狀,不是你是誰?所以我們拿的就是你,走,跟我們走一趟。”穆鐵軍把手裡的鐵鏈抖得嘩嘩直響的。
聽了這話,李元開心裡一驚:“不知兒子什麼時候闖的禍?”
藍兒心裡也著急:“難道是上次包子鋪的紈絝子弟,挾嫌報復,然後被李俊哥哥收拾了?不可能呀,李俊哥哥現在的實力還打不贏這幾個。”
這二人心裡都是疑惑重重。
“穆頭,請稍等,辛少爺和金德鑫說是我把他們打傷的嗎?”心中坦然,李俊隨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