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七七還是這麼聰明呢。”蘇巧微笑著誇獎了侯櫻一句,卻把目光投向夏繁星。
夏繁星再仔細看了一遍,說道,“這沒什麼特別的。以這個姿勢躲避前後攻擊,持劍之手放在這個部位是為了接下來的動作做鋪墊。下面的動作,肯定是利用腹部往上彈起。因為別人一劍刺過來的時候,對方肯定會控制不住身體向前繼續衝去。躲避掉對方的劍後,再利用腹部力量將上半身彈起,這樣子持劍手處於一個非常好發力的位置,從而給敵人致命一擊。這確實是一種普通的招式啊。”
夏繁星撓了撓頭。他的分析很詳細,蘇巧點著頭,臉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這確實是在普通不過的一招防守了。但是,給我靈感的東西是,這個圖上的人,他另外一隻手按在自己的股骨上。如果按照常規思維,這是為了維持在這個動作之下的平衡。但這裡,我們要注意一下,他是左手持劍,右手按住右股骨。持劍手不重要,重要的是按骨手。按骨手準確地說,應該是點穴手。”
“如果說這不是當時編寫這個劍譜的人有意為之,在我剛才得出那些結論後,我是不相信的。”
“所以...?”夏繁星聽得一頭霧水,攤了攤手。
“這套劍術根植於一種獨特的劍脈構造。世上有非常多種劍脈種類,但作為劍脈主穴的中融穴一般是生成在左側的。也有極少數體內右方的中融脈。這一類衍生出的劍脈,是非常罕見的,絕對是偏門。但冷門的東西,威力一般上不會低。”蘇巧侃侃而談。
“等等...等等等等!”夏繁星連忙打斷她的話,“蘇先生,抱歉打斷你的話。在下對劍脈的具體瞭解非常淺,恕我直言,實在聽不懂你剛才說的.....您說的,這個中融脈是什麼東西?”
蘇巧有些無奈地看了他一眼,先是問侯櫻道,“七七也不知道嗎?”
侯櫻輕輕地搖了搖頭。事實上她剛才更是一臉懵,比夏繁星還一頭霧水。
“那你們兩個就聽好了。就當做我來到這裡後上的第一課!”蘇巧一下子來了興致,開始為他們具體地講解起關於劍脈的知識來。這一說,就是小半個時辰過去了。不得不說,蘇巧溫柔似水又極有耐心。不知怎的就當了師弟陪讀的侯櫻,因為對劍道幾乎沒有瞭解,所以很難理解蘇巧的話,蘇巧耐著性子為她解釋了幾次。他們才能夠徹底理解中融脈和劍脈的具體概念。
練劍修士,往往將自身的氣息注入武器之內,以達到擊出“劍氣”的效果,最大程度發揮出武器的功力。而這種注入武器的氣息,只有經過體內的淬鍊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一開始練劍的人不知道該如何將其淬鍊成劍氣,所以效果往往會很差。
其實,能夠淬鍊氣息成為武器能夠利用的“器息”,是透過一道名叫中融脈的筋脈。在人體穴點陣圖上並無此一脈位。它的來歷非常獨特。人體股骨左右兩側附近的位置,各有伏兔穴與衝門穴兩大穴位。
衝門穴穴義在於,能夠使脾經氣血在此衝擊腹部丹田;而伏兔穴則有治療腿腳麻木痠痛一說。
而中融脈之所以形成,則是經過了這樣的一個步驟。修士在不斷的嘗試中,右側衝門穴與臍下氣海穴形成了某種聯絡。因為丹田氣息由臍下四大穴分散到血液中,透過一些特定的劍脈訣,能夠催動氣息,使衝門與丹田分支下的氣海二穴交融。
同樣的,另一邊左側伏兔穴,在修煉過程中漸漸地能夠與臍下關元穴形成某種交融。在一定的修煉量之後,中融脈會在距離下半身二穴較近處形成。但只會在單獨出現在一側,也就是,兩脈最終形成的中融脈,是一個寄託在衝門或者伏兔穴上的人造穴脈。更加讓他們吃驚的是,這東西,就叫做劍脈!
當中融脈出現之後,氣息轉化成劍氣,那就更加容易了。劍脈的種類以及層次,僅僅與修士所修煉的劍脈訣有關。而且一旦出現,成長速度是非常慢的;更是幾乎不可能變成其他種類的劍脈。所以,起步以及入門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不光是劍,其他的武器也是這樣的。所以不妨將劍脈改口稱之‘器脈’。但是若要形成器脈,你一般是要與你的武器相處時間夠長,而且武器必須要有一定的靈性。關於劍脈訣的修煉,可以劃分得很細很深奧。但若是想學得越深,武器的品階就得越高。”
“在器脈大成之後,就是下一步更加神秘而且考驗機緣的器靈學問了。算了算了,已經說了這麼多了,你們倆還不一定能理解呢。”在蘇巧侃侃而談之時,夏繁星已經從一座有老師在內講學的煉丹府內拎回來了一壺茶。此時她痛痛快快地把這聽的人能暈過去的知識講完,舒舒服服地喝了一口茶,又拿起了夏繁星的那本劍譜。
不過夏繁星算是完全聽明白了。侯櫻理解能力也很強,但礙於劍術理念沒有成熟,還是一知半解。他聽了蘇巧的話後,靈機一動開口道,“所以,您是認為這個動作開始影射了一種獨特的劍脈構造?照這麼說的話...左衝門與臍下氣海穴久而久之形成的劍脈是比較常見的,對吧?”
“沒錯,基本上所有的劍脈訣,都是建立在右劍脈這個基礎上的。而伏兔穴和關元穴形成的左劍脈真的是很少見很少見的。
如果這個動作純屬偶然的話,那我在後面也發現了一些關於兩個穴位的暗示。雖然我想不出來為什麼那個道觀要低品階的劍譜設計成這樣,但我非常懷疑這個道觀關於劍脈有一套研究。
所以我認為,這套劍譜的高階篇,很有可能記載了一些關於左劍脈的法訣。”
夏繁星迴憶起了那天劍棲木上凌厲無比的劍陣。當時他就對這種劍陣排布感覺到震驚。沒有想到,經過蘇巧一番解釋和分析後,織雲觀原來還有一手更深藏不露的,種海很可能對蘇巧口中這種極其罕見的左劍脈修煉法有研究!
既然罕見到這個地步上,那左劍脈的修煉威力肯定也不容小覷了。只是...那樣一個凡俗宗門......
這時候侯櫻又疑惑地問了一句,“那,蘇姐姐你剛才數數是什麼意思呢?”
蘇巧笑了,說道,“就怕你們對這一點有疑問。往細了說,你們肯定聽得一頭霧水。簡單地說呢,就是我從後面部分的招式中,想象出來了一套非常了不起的劍術。”
夏繁星聞言從沉思中出來,立刻說道,“真有這麼厲害?!那...”
“你別這麼急。這種推斷其實算不了什麼的。要是每一位劍師都能把自己腦子裡面想出來的劍法練會,那世上劍術豈不氾濫?剛才我看的比較認真。所以呢,透過後面的一些普通招式臆想出了一套劍術...但這樣子的東西多半是不可能實踐的。你以後深入學習劍術就明白了。靈感往往是很多的,付諸行動的少之又少。”
“但也可以證明一點,那就是,你的這個劍譜,確實有些東西。”
“可是...就算這樣,蘇姐姐為什麼要數數呢?”侯櫻還是很奇怪地問道。
“唉,七七你又為難我了。算了,我就這麼說罷。我將這一譜裡面的各種招式分解融合了一下,在腦海中想象了一套可以讓修士使用的強大劍術。然後我想到第五式的時候,就把書翻完了。所以呢,就沒有然後了。”蘇巧苦笑了一下,儘量用兩個孩子能明白的話來講。
“第五式就沒有了啊...”夏繁星有些失望地喃喃了一句。但突然,在織雲觀內的記憶一下子湧現了上來。強烈的直覺告訴他,當時在劍棲木上給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代號是“伍”...對了,這兩者之間一定會有聯絡。織星第五劍,和織雲觀神秘的第五弟子...夏繁星的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個非常系統的想法——也許,這些普通的劍式是一個模板。像蘇巧這樣精通劍道的人,能夠從中以小見大,甚至是像她這樣推斷出幾招更加高階的劍式...而那個人,也看到了第五式...也就是說,織雲觀內目前最高的水平,就是第五式。會不會有第六......
夏繁星還沉浸在自己奇妙的推測中,蘇巧又開口了,“我好像能確認吧,按照前五式發展下去,要完成一套完整的劍法,至少應該還有兩招...但是我馬上就沒靈感了。不知道該怎麼把前五招繼續完成下去了。但是我感覺很清楚,最多還有兩招。”
夏繁星和侯櫻都無法想象蘇巧剛才的腦海中綻放著多麼奇妙而智慧的思潮。只能對這種精通一道的大師歎為觀止。尤其是夏繁星,震撼感更加強烈。
“繁星。”
“我剛才說了這麼多...你應該知道我接下來要告訴你什麼吧。左劍脈修煉非常冷門,你若是現在開始修行這套劍譜,如果不深入到煉出左劍脈的地步上,就是白費功夫。而且,就算那個道觀確實有關於左劍脈的修煉記載,其實也不一定比得上傳統的右劍脈。因為,在那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上,能夠給你幫助的人太少了。”
夏繁星點了點頭,說道,“我明白。多謝先生替我解惑。聽完您的話,我確實不打算再練習這兩本劍譜了。純粹是浪費時間。不過,剛才你說靈感突然斷掉,看來蘇先生還能在此上面獲得更多的知識。要不我過兩天把另外一本高階一點的劍譜也給送來,你來看看,能不能推斷出接下來兩招。如果能真的解讀出這種劍法...那就太好了!你們說是吧?”
夏繁星很懂事,蘇巧也不客氣。兩人都知道那兩套劍譜放在夏繁星這就純粹是浪費了。於是她將劍譜合上,收到手中,淺笑著說道,“不要叫什麼先生。和七七那樣叫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