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的意思他懂,但漢語的發音卻是寧遠教給他的。
對於三國文化,留比莫夫還是挺懂的,俄文版的三國演義,他就看了好幾遍,當然,不限於演繹,還有歷史。
而在蓉城,就不可避免的聊到三國。
寧遠發現,這老頭懂得並不比自己少——即使自己有超憶,但前世沒看過的東西,記憶再好也無米下炊。
一般華夏人的印象裡,除了國人外,就屬霓虹人喜歡三國文化,以及三國演義了,其實並不是,亞洲就不說了,東亞東南亞各國都有關帝廟,而且三國演義的譯版也賣的非常不錯。
而除了這些臨近的,大洋彼岸的老美,乃至歐洲很多國家也不例外。
你能想象,不少老美會像買手辦一樣,買一尊關公坐像擺在家裡?
當然不是為了祈福求財,純粹就是覺得有力量,或者單純因為文化而喜歡。
甚至有些人聖誕節還買回來一尊紅袍的關公代替聖誕老人,這思想扭轉的……估計跟華夏人把耶穌擺供桌上燒香磕頭差不多了。
當然,相較於關公,他們更喜歡曹操,畢竟這才符合成功學經驗,以及現代人的處世哲學。
甚至在寧遠前世,《權遊》爛尾的時候,不少老美還喊話片方:你們該去學習一下華夏94版的三國演義。
而曹操,就被他們稱作權遊的泰溫·蘭尼斯特,因為他們太像了。
都不當boss,但卻掌握權力的真諦,就像孫權願奉曹操為帝,曹操立刻就看穿罵道:“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到火上烤”。
而泰溫·蘭尼斯特也差不多,自始至終沒有成為國王,但那些國王,就像漢獻帝一樣,比如他的至理名言“不斷強調自己是國王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國王。”
而曹操也說了差不多的話——“如果天命在我,我願為周文王。”
這晚飯的時候,他們吃火鍋,留比莫夫順其自然的又聊到三國。
“歷史上的曹操,還真就像他這句話一樣,而且跟周文王差不多,他們在位的時候都沒有稱帝,是他們兒子登基後,才給他們追封的。”
留比莫夫說起這些頭頭是道,就跟歷史學家似的。
隨後他又道:“這看起來像是看穿了權力的真諦,但實際上,這不過是他隱藏了自己的野心,或者說,是人和人之間的臉面,用你們華夏的話來說,就是道德,他不想揹負罵名,否則有野心的人,怎麼可能不想稱帝。”
“道德有時候其實挺能制約人的,有的人因為固守道德,讓自己越過越困難,而有的人拋棄道德,就會毫無顧忌反而得心應手,就像咱們那部劇,好人沈德和姦商崔達的轉換,這是性格上的,也是大眾共識裡的隱性約定。”
吃了一片肥牛卷後,留比莫夫辣的說話都哆嗦了,還不忘朝寧遠道:“你在表演這個轉換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
寧遠:“……”
得,說了半天,又轉到自己的事情上來了。
不過寧遠也確實佩服這老頭,說博聞強識、博古通今都不為過,太博學了,而且說話融會貫通的,就跟練了‘乾坤大挪移’似的,遊刃有餘。
“您怎麼懂這麼多?”寧遠越來越好奇了。
留比莫夫淡定中帶著些許的自得:“你要是活我這個歲數,就知道這麼長的時間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寧遠一想也是:“您比我四倍的年齡還多,以後我慢慢學著吧。”
留比莫夫笑了笑,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
在蓉城待了兩天,逛吃逛吃後,寧遠又陪他去逛了逛青城山、樂山大佛、劍門蜀道和閬中古城,就從那裡直接飛回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