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陛下的意思是,太學畢業的學子,有從軍和從政兩條路可以走。”
“若是從軍的話,可以入各兩千石麾下為功曹、掾史。”
“若是從政的話,可以到各郡中為郡吏。”
“這還不如舉孝廉呢!”司馬師直接了當的說道:“若是想入郡中為吏,直接請人舉薦就好,哪裡還用到太學中走一遭?”
“按照以往的說法,世家子弟都是先被舉薦到郡中為吏,再擇機被舉為孝廉,隨後才是入洛為郎。”
“當了幾年郎官,無論是被挑選到洛中各官署中任職、或者是外放州郡中做縣令、縣長。”
司馬師不解的看向司馬懿:“父親,這種制度是何用意?陛下特意從各州郡選人入太學,結果從太學中畢業計程車子,竟然連孝廉都比不上了!”
見司馬懿的眼神有些異樣,司馬師猶豫了一下然後問道:“父親,這背後還有別的安排?”
司馬懿輕嘆一聲:“身為世家子弟,未免有些太順了。想出仕就可以出仕,加冠之後就能做到郡吏,想要孝廉也只是時間問題。”
“又有多少人有這般家世呢?”
司馬師略帶不滿的插話道:“太學中的學子幾乎都是士族或者大族出身的,哪有什麼百姓呢?”
司馬懿搖了搖頭:“陛下是這般說的,興許陛下還有些其他的想法。”
“七月,也就是下個月,第一批學子就可以從太學畢業了。按照陛下所說,每年畢業五分之一的人數。”
“經過考核之後,就可以為三百石的太學郎。三百石在各郡或者軍中,雖然職位低了一些,但品秩卻不低了。”
司馬師疑惑道:“五分之一的人數,那不就是隻能畢業一百人?剩下的四百人呢?”
司馬懿答道:“學滿三年,若三年之內還是不能透過考核,那麼就離開太學。陛下將這種情況叫做‘結業’。”
“子元,為父也問問你的想法。你是否想去做這個太學郎呢?”
“若是不願,為父去找陛下給你許個散騎,再尋人徵辟你為官。上個月,為父就剛徵辟了高柔的兒子入司空府。”
司馬師此時想到了那些與自己整日交遊的人。
夏侯玄是四百石的散騎侍郎,見過幾次面的諸葛誕在做吏部曹的尚書,何晏是千石的崇文觀學士。
若自己再去太學郎裡打熬資歷……又不是沒有這個家世,何必如此辛苦?
司馬師拱了拱手:“父親,兒子不願做這個太學郎,看起來沒什麼大的前途可言。還是按照尋常辦法入仕吧。”
司馬懿點了點頭,沉默片刻後,突然問道:“你知道大將軍的兒子曹爽,現在去幽州從軍了嗎?”
想起曹爽那張笑著的胖臉,司馬師頓感有些不適,隨即說道:“武將之子,如何不敢去從軍呢?”
“父親,兒子是不願從軍的。”
司馬懿點了點頭:“那好,子元的想法為父都知道了。待你們太學畢業之時,為父再給你安排一二。”
“子元,子上有什麼想法?上次他說也想入太學?他的才能不及你,倒是可以去太學郎的路數里面磨磨資歷。”
司馬師笑道:“父親不是先不讓子上入太學嗎?等他能畢業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