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賠罪?
欺我眼瞎嗎?分明就是推辭!真是小視於我東海王氏!
司馬懿是輔臣,王肅也是近臣、還是司徒之子。誰又比誰真矮上一截?
王肅直直的看了司馬懿一眼,面無表情的拱了拱手說道:“司空請便吧。”
接著轉身就走,沒有半點停留。
司馬懿站在原地,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只好輕輕跺了下右腳,一聲嘆息。
抬腿走了幾步,司馬懿欲要轉身再向身後的書房看上幾眼,卻硬是忍住了沒有轉身。就好似身後那間屋子裡,真有一雙眼睛能夠隔著房門看出來一般。
長長吸了一口氣,又用幾瞬平復了一下心境,司馬懿的神情似乎又鎮定了一些,又邁開步子向西閣走去了。
若是當日自己也與高柔一併進言、或者再多想些辦法、將孫資和校事的弊端說的更誇張些,將校事一併除掉該多好!
何至今日?徒惹禍端。
不是校事,還能有誰?
西閣中,曹真、董昭、衛臻三人早已坐好開始討論起來了。
“仲達,快入坐吧,就等你了。”曹真笑著招呼道。
“諸位久等了,方才有些瑣事。”司馬懿拱了拱手,隨即坐下。
曹真緊接著問道:“仲達,既然是從荊州和揚州兩地調兵,你覺得荊州能擠出多少兵來?”
荊州?方才陛下問從長安多久能到襄陽,定然也是考慮後才定的。
司馬懿不假思索的說道:“江夏文聘處屯兵一萬五千,剩餘的兩萬五千都是陳驃騎所領。不如先去信襄陽問一問?”
“是要問一問,可我們也要先拿個大略意見來。我的想法是,讓荊州湊個八千左右,讓大司馬那邊再湊個一萬兩千。”
“外軍之中,豫州的一萬不動,兗州、青州的一萬也不動。就從大司馬附近的揚州抽算了,與荊州一樣也是五分之一。”
外軍員額一共十五萬,曹休當時所統的八萬外軍,實際上是將揚州、豫州、兗州、青州、徐州湊起來的總數。
抽陳群和曹休的兵力,與自己何干?我手下又沒有半個兵!
司馬懿點頭應道:“大將軍排程妥當,我沒意見。”
曹真又看向另外兩人:“董公和公振呢?”
“附議。”
“在下附議。”
見兩人也是一般說辭,曹真笑著說道:“那我就這般給大司馬和陳驃騎去信了。”
“那長安這兩萬人統兵人選,你們可有想法?”
曹真看了司馬懿一眼,又緊接著看向了董昭和衛臻。
只能說,曹真畢竟是都督中外諸軍事的大將軍。
雖說皇帝讓四人共同議論,但只要曹真提出合理的建議,其他三人又如何能拒絕呢?
這下曹真從董昭開始問起了:“董公可有人選?”
董昭依舊是一臉嚴肅的緩慢搖頭:“大將軍不讓老夫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