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笑著說道:“大將軍可以試著派人勸降陽平關守將。”
“若是不成呢?”曹真反問。
張郃拱手應道:“倘若勸降不成,我部明日到達之後,我在此地率軍翻越走馬嶺、圍攻陽平關就好。大將軍可以從容向漢中腹地進發。”
曹真想了幾瞬,點了點頭:“那就有勞將軍了。明早我遣那個剛剛歸順的傅昕去送信。”
……
漢人之名來自漢朝,漢朝來自劉邦昔日的漢王封號,漢王來自於漢中之地,漢中來自於流經此地的漢水。
而有意思的是,當下的人們卻往往將漢中西段的漢水稱為沔水。
陽平關就座落在漢中平原最西端,北面臨走馬嶺、南側臨沔水,乃是如潼關一般、山水相夾的險要地形。
更有意思的一點,陽平關扼守的是金牛道、也就是漢中通往蜀中的道路。
陽平關,防的是益州、而非隴右和關中。
當年劉備攻擊漢中,就是因為沒能攻克陽平關,才率軍翻山到了定軍山,成功將駐守陽平關的夏侯淵和張郃分開。
張郃繼續留在陽平關、夏侯淵屯兵定軍山下。
這才有了法正聲東擊西之計,黃忠陣斬夏侯淵之勇。
曹真率軍從沮縣來漢中、完全不用經過陽平關,而是直接從陽平關北側的走馬嶺經過,透過馬鳴閣道進入漢中。
而這個馬鳴閣道,離陽平關的直線距離也不過六里罷了。
十日上午,曹真派遣前日歸降的沮縣長傅昕前往陽平關,進城不到一個時辰,傅昕就回返到了曹真身邊。
傅昕拱手稟報:“稟大將軍,陽平都尉張楷已經答應歸順大魏。”
“哈哈哈哈。”曹真與張郃對視一眼,臉上皆有喜色。
“傅縣長不負眾望,勸降了陽平都尉。來日我會向陛下替你表功的!”
傅昕拱手應道:“陽平都尉張楷也只是庸常之人。”
“我與其說了諸葛亮在略陽、赤亭和武興的三場敗績之後,此人的心緒就已經動搖不穩。”
“大將軍和徵西將軍的萬騎已在陽平關外,軍陣之威足以震懾此人了。屬下不過是借大將軍虎威、借大魏的兵勢循循善誘罷了。”
“我又如何敢在大將軍面前稱功呢?”
張郃卻似乎想到了什麼,開口問道:“這個張楷認得我們?”
“認得。”傅昕點了點頭:“這個張楷本是陳式將軍營中的司馬,之前一直在成都附近駐紮。”
“諸葛丞相從漢中北上之後,將魏將軍原本屯駐各關隘的漢中兵都撤掉、換成了成都來的軍隊。”
“張楷就是去年下半年,才剛剛升了都尉的。”
張郃轉頭看向曹真:“此人原是陳式部下,看來認得你我就不為怪了。”
“當年陳式率十餘營翻越走馬嶺、意圖從馬鳴閣道斷我軍糧道,被徐晃率軍擊敗,屍首遍佈山谷。這個張楷應該就是那時倖存的。”
曹真點頭:“傳令,讓夏侯和帶著他的本部先行入關,控制各處緊要之處。”
“還有,將投降的蜀軍悉數繳械看管起來,就說不日之後朝廷會頒佈賞賜!”
“遵令!”帳中侍立著的參軍領命,隨後出帳去尋夏侯和傳令去了。
夏侯和……
張郃心中默唸了兩遍此人的名字,卻並未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