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可謂是直擊心靈!
好似讓所有人,對自己人生的未來,都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
這一刻,大夥都難免在腦海中回想起了那個曾經意氣風發的自己。
曾經,誰沒有一腔熱血,滿腹抱負?
也許,那時候的感覺,便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吧。
可惜,時光荏苒,歲月不再。曾經的雄心壯志,也隨著時間東流入海。
但此時此刻,在讀到李白的這句詩之後,眾人都感覺自己的胸膛中,好似又充滿了熱血。好似自己的眼前,又浮現出了那年少時充滿雄心壯志的自己。
是啊,天生我才必有用!
哪怕此時歲月蹉跎,可那又有什麼呢?終有“千金散盡還復來”之時!
這一句詩,好似對命運的怒吼!又像是對自身才華的無限自信!
給眾人帶來的震撼,實在是太深了。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才能寫出這般豪邁自信的驚人之句?
此時此刻,一位放浪形骸、舉著酒杯,對天狂飲,放聲高歌的李白形象,悄然無聲的出現在了所有人的腦海當中。
這,就是李白嗎?
這,就是詩仙麼?
他們不懂。
或者說,此時他們已經有些模糊不清了。
可能隱隱約約的有些懂了吧,但那種感覺,又像是手指間的清風一樣,似乎伸手便能抓住,但手中又總是空無一物。
難以言喻。
複雜至極。
幾乎是過了好一會兒,李文正才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繼續往下看下去。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李文正一直在心中默默的朗誦,讀到這裡的時候,他心中的聲音都不由自主的激昂了幾分。腦子裡更是下意識的出現了一幅畫面:李白豪氣萬千的舉著酒杯,呼喚著他的朋友們,滿飲此杯。
懷才不遇?
仕途不順?
此時此刻,李文正完全看不見李白的身上有這樣的情緒。他看見的,是一個豪情萬丈、是一個永不服輸、是一個大氣磅礴的璀璨明星!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此時此刻,李白好似已經忘記了自己在寫詩。就像是在和友人正常的交談一樣,訴說著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高官厚祿,金錢名利,又有什麼用處呢?我只想一直沉醉在酒中!
似乎,這是李白內心的追求。
興許是怕有人笑他胸無大志,還以為自己的這套理論,找到了很好的依據。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