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軍報諸位已經知曉,”孫堅整理自己的戎裝,“如今我孫堅擁立了漢帝以號天下不臣,那些作壁上觀的諸侯心裡不服氣漢帝,但名義上還得擁重漢帝。”
“此戰是奠定天下的關鍵,若是我贏了,則諸侯將會懼怕並繼續擁重漢帝。若是袁術贏了,就證明當今漢室真的氣數已盡,諸侯之中不知到時候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為了還天下太平,此戰我們必須勝,那麼諸位誰可以廬江退袁術!”
“臣乃廬江本地人,對於廬江地勢最為熟悉,臣自請!”周瑜走出佇列向著孫堅行禮說道。
“黃口孺子,丞相旗下驍將無數如此軍機大事,豈容你這小輩插手?”一位身材魁梧,年紀稍大的將軍怒斥的走了出來,“末將程普請兵五萬,前往廬江退袁術。”
周瑜面色平淡向著程普行禮,卻並未站回佇列,只是站於原地。
江問站在孫堅的身旁,面色平淡的看著下方的周瑜與程普,周瑜的氣量大的驚人,這點氣絕不會放在心上。
討伐袁術是一等大功。
周瑜雖然貴為軍師將軍,但實際孫堅是因為孫策的關係,才給了周瑜這麼一個官職。
畢竟有了江問的前車之鑑,孫堅十分重視這些人才。
自然這種靠關係的官職,手中並無絲毫實權。
真正的軍中大權還是掌握在孫堅與老將軍的手上。
若是周瑜討伐袁術成功,便佔據了一等功。如果到時因為封賞的關係,而剝奪了他們手中的兵權,這是老將軍們都不想看見的。
其次便是所有人的擔憂,周瑜能否贏了袁術?
魯肅向著孫堅行禮,接著對程普說道:“將軍,自古以來人不可貌相,此番征戰嚴白虎,若沒有周將軍,我軍不會輕易獲勝,打仗確實應該有衝鋒陷陣的猛將,但也不能缺上兵伐謀,周將軍為丞相封軍師,程普將軍卻認為是黃口孺子,莫非是在質疑丞相不成?!”
程普瞪眼,正欲怒口還嘴。
一位少年卻先一步走出來。
“上兵伐謀,”孫權不屑的說道,“都尉帶過兵嗎,知道陣前軍機嗎?學了幾句上兵伐謀,便可以隨意指點嗎?”
“噗,哈哈哈!”
“何人發笑?”孫堅冷著臉說道。
甘寧大笑著從佇列之中走出來,向著孫堅行禮,說道:“丞相,恕臣直言公子也不曾帶過兵,卻在這裡言論陣前軍機,這莫不是紙上談兵?!”
“甘寧!公子為君,你為臣,焉能以臣辱君!”
…………
兩邊迅速吵成一團,就差扯鬍子揪耳朵了。
“都住口!”孫堅怒喝一聲,“眼下議論國家大事,豈容你等亂言,再有胡言亂語者,斬!”
諸位大臣互瞪一眼面色赤紅,向著孫堅行禮,“臣等知錯!”
這些老將軍與孫策及屬臣的爭鬥他是看在眼底。
起因是屯田都尉的一封奏表。
孫堅也得服氣自己手底下的這些將士,江夏的千畝良田,均被這些將軍佔有,百姓更是無田可耕。
孫堅卻選擇不語,這是離間孫策與這些老將軍關係的好時機。
孫堅想要培養孫權,自己兒子的智謀,他自然看得出來,再加上孫權的面容更是不凡,而孫策只適合做一位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