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朱樉那裡,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
等五年後大明完成休養生息,積蓄了足夠的力量。
可以在不影響國內民生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擴張。
到時候這十餘家權貴,就可以依仗班底,快速在新佔領的土地上建立封國。
只能說,朱元璋雖然退了,看似從未乾涉朱標執政。
然而大明實際上依然在按照他的意志前進。
——
離出發的日子越來越近,朱樉也不在亂跑,一直留在宮裡陪伴著老朱和馬娘娘。
此去就真的很難再有相見之日了。
除此之外,他這次去並不準備帶老婆和孩子。
那邊具體什麼情況還不知道,他不希望三人跟著去冒險。
等那邊安穩下來,再將他們三個接過去也不遲。
老朱和馬娘娘也知道以後再相見很難,讓畫師為一家子畫了很多畫像留念。
即便再不捨,出發的日子也很快到來。
朱樉叩別雙親,登船出發前往未知的遠方。
眼見將瘟神送走,群臣皆彈冠相慶。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用不了多久朱樉就會給他們來一波強烈的震撼。
且說朱元璋和馬娘娘兩人,只用了一天就從骨肉分離的傷感中恢復過來。
然後馬娘娘就對老朱說道:“老二已經出發,現在該你行動了。”
老朱有些疑惑,說道:“什麼行動?”
馬娘娘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為何著急退位給標兒?”
老朱心下疑惑,還是老實回道:“一來標兒年齡大了,二來變革咱越來越看不懂,再留在這個位置……”
馬娘娘打斷他的話,說道:“你天天跟在陳景恪身邊學習,都弄不懂新政,你覺得外面那些大臣能懂嗎?”
老朱心頭一震,頓時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退位很大原因,是因為自己阻礙了新政的實施。
可是當初的那一批大臣,依然充斥在中樞各個重要崗位。
他們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了新政的絆腳石。
倒不是他們的忠誠出了問題,而是舊官僚無法理解新思想。
淡馬錫的現狀,就是最好的證明。
朱標為了穩定朝局,沒有大規模動那些老人,那這個惡人就只能老朱自己來做了。
想到這裡,他說道:“咱懂了……這就下旨給他們換個位置。”
馬娘娘搖搖頭,說道:“你已經是太上皇了,這麼做別人會如何看標兒?”
朱元璋有些頭大的道:“那咱該怎麼辦?找他們談,讓他們自己請辭?”
馬皇后很是無奈,說道:“就說咱們懷念鳳陽和應天的生活了,想去那裡轉一轉。”
“挑選一部分老臣隨行,豈不是合情合理?”
朱元璋眼睛一亮,高興的道:“哎呀,妹子你真是太聰明瞭,咱怎麼就沒想到呢。”
“而且咱還答應過你,等退位了就帶你走一走大好河山,正好一舉兩得。”
“好好好,咱這就下旨,先去鳳陽住幾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