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先輩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世俗文化。”
“宗教思想只能作為補充存在,就連統治階級也不屑於用宗教來麻痺百姓。”
“反而視其為威脅,時不時的就給予打壓。”
“若不是考慮到百姓的感受,恐怕佛道兩家也早就被摧毀了。”
“所以,華夏人是感受不到,來自於宗教的禁錮和壓迫的。”
“儒家倒是有這樣的苗頭,但在陛下的接連打擊下,已經消停了下來。”
“大明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思想文化必將迎來再一次的輝煌。”
“老祖宗給咱們留下了如此豐厚的財富,若我們還不能利用好,九泉之下還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朱雄英激動的握緊雙拳,用激昂的聲音說道: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危機意識就比外面的人要弱。”
工匠子子孫孫只能為工匠,也規定了他們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不信奉儒家的都是異教徒,統統毀滅。”
“除了華夏文明傳承至今,其餘的三個文明都經歷過大破滅,傳承已經斷絕。”
“有些人自稱是他們的傳承者,但也多是攀附而已,其實並沒有繼承多少精髓。”
漢朝吸取了秦朝教訓,採用了更加溫和的措施,也就是外儒內法制度。
其中的‘霸’就是透過法家來實現的。
冷靜下來之後,朱標察覺到了他話裡的問題,問道:
“你們對外界的情況已經有所瞭解,勢力之間的碰撞非常殘酷。”
陳景恪照例停頓了一會兒,給三人消化的時間。
“你方才一直強調,華夏是獨特的,馴服了宗教,別的國家和文明不是如此嗎?”
“就好比,有一個國家想要學習華夏文明,但只學走了儒家文化。”
他們的世界只有輸和贏兩個概念。
陳景恪頷首道:“是的,戰爭最能刺激技術進步。”
至於朱雄英,簡直和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馬上開啟大時代。
因此,他才對陳景恪復興法家很不以為然。
見三人滿臉疑惑,他進一步解釋道:
用溫和的儒家思想,將法家的嚴苛制度包裹起來,讓大家更加容易接受。
“但是可惜,在關鍵時刻他們選擇皈依基督教,連帶的整個西方都陷入了宗教統治。”
“帝國計劃必將成功,未來屬於華夏。”
“墨家、法家、道家、兵家等文化,他們沒有什麼接觸,甚至都不知道有這些流派的存在。”
娼妓也是在他手裡變成了正當行業,目的就是為了方便收稅。
他們無法理解雙贏思想,沒有家國天下情懷,不願意也不敢去這麼做。
太累了今天想休息一下?對不起,不行。
如果次生文明花費大量時間,全面學習呢?
“剩下的人經過一遍又一遍的洗腦,就成了儒家的信徒。”
“可除了宗教和種姓制被繼承的很完整,別的並沒有學到多少。”
這也是儒家最終戰勝法家的根本原因。
“次生文明,是受到起源文明影響延伸出來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