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只要按照祖上留下的規矩,按部就班過日子就好。”
“太后沒有辦法提拔重用自己信任的人,自然也就無法執掌朝政。”
“商鞅變法,打破了血脈傳承製度,用人以賢以能,並全面施行耕戰制度。”
“從此只要有能力,能為秦國立下軍功,就可以改變身份成為公卿。”
“商鞅雖然死了,他的制度卻被保留了下來。”
“而這,就給宣太后提拔自己的兄弟,提供了制度條件。”
“進而為她執掌朝政,創造了機會。”
眾人恍然大悟,馬皇后更是連連說道:
“好好好,景恪一針見血直指問題核心,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
朱元璋也不禁頷首,說道:“有道理,難怪你經常說,萬事萬物都是聯絡的。”
“商鞅和宣太后是沒有見過面,但前者確實成就了後者。”
馬皇后附和道:“真相有時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議,若非景恪今日所言。”
“我怎麼都想不到,會是商鞅成全了宣太后執政。”
徐妙錦也很興奮,看向陳景恪的目光裡似乎冒出了小星星。
雖然很多東西她都聽不懂,但不妨礙她知道,陳景恪說了很了不起的結論。
真的如太孫所說的那般,陳伴讀太厲害了。
連陛下和娘娘都被鎮住了呢。
朱雄英則吃味不已,陳景恪這個傢伙,以後看我怎麼收拾伱。
之後幾人又討論了歷朝歷代,太后干政的問題。
重點談的就是呂雉和武則天,沒辦法,這倆人是太后干政的代表性人物了。
對這兩個人,朱元璋和馬皇后是很批判的。
又何止是他們,史學家對兩人也是批判的體無完膚。
武則天的名聲好轉,還要得益於偉人對她的評價。
當時婦女解放,需要提高女性地位。
武則天這位唯一的女皇,太容易作為標杆了。
於是,她的名聲才開始好轉。
曾經,陳景恪受史書的影響,對呂雉非常厭惡,對武則天則非常喜歡。
後來長大了,自己看史書去了解兩人的經歷。
態度有了截然不同的變化。
武則天當政,國內政治動盪百姓遭殃,對外幾乎沒有贏過。
後突厥就是她養出來的。
相反,呂雉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
大漢建立,呂家是出過大力氣的。
劉邦好幾次被項羽擊敗,隻身前去投靠呂澤等人。
靠著呂氏兄弟的支援,一次次恢復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