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只是閒聊,談到這個話題就多說了幾句,沒想到竟然得了個差事。
朱雄英很是高興。
他深知,威望是透過做事積累起來的。
而教化工作,是最容易積累聲望的工作之一。
還是很難出錯的那種。
想求穩,就多印幾本書發出去,也算成績。
想搞大動作也容易。
修本史書,組織大儒對某本典籍進行重新解讀……
但朱雄英不是循規蹈矩的人,他是真的想改變一些什麼。
心中已經開始琢磨,如何減消除域造成的人心隔閡。
不過此事不著急,現在大明的注意力都在北伐上。
朝廷各衙門都在圍繞此事忙碌。
徭役的徵發、糧草運送、大軍調動……
朱雄英和陳景恪也沒閒著,全程參與學習。
這種大規模的組織動員能力,是領導者必須掌握的技能。
不一定就要精通,但必須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除了學習,兩人也沒忘記好兄弟徐允恭。
他終於如願以償,以藍玉的親衛身份參與此戰。
陳景恪和朱雄英兩人,自然要好好的為他踐行。
作為穿越者,陳景恪是知道藍玉封狼居胥的。
畢竟縱觀中國歷史,達成這項成就的總共也才五個人。
他想不知道都難。
這麼好的立功打卡機會,自然不能讓自家好兄弟錯過。
所以他就特意叮囑徐允恭:“這次你去遼東,能否立功倒還在其次。”
“一定要了解清楚,如何在草原上生存作戰,如何用騎兵發動突襲。”
“尤其是要了解不兒罕山的情況,將這裡的一山一石都瞭然於心。”
徐允恭有些不解:“為什麼?”
朱雄英說道:“笨,不兒罕山就是封狼居胥山,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北元王庭所在。”
“封狼居胥,霍去病能做到的事情,你難道不想做?”
徐允恭很是激動,但又有些遲疑的道:“那可是冠軍侯,我豈能與他相比。”
畢竟這可是冠軍侯霍去病啊。
陳景恪鼓勵道:“沒有不可能的事,只有還未發生的事。”
“在霍去病之前,誰能想到封狼居胥?要相信自己。”
“不過也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就算朝廷真的要遠征北元王庭,也是明後年的事情了。”
“而且大機率是永昌侯掛帥。”
“具體該怎麼做,咱們再根據實際情況商量。”
朱雄英也說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兩年你要好好了解草原情況。”
“若真有那個機會,就緊緊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