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簡直不是人啊。”
“為了二十幾畝水田,竟將別人一家十餘口全部殺死,連幾個月的孩子都不放過。”
“畜生,畜生啊。”
“是啊,真不敢相信,聖人之家竟然做出如此殘忍之事。”
“那算啥,你看這個才叫畜生……駕車出門,見到女人就擄上車姦淫……”
“這踏馬哪是什麼聖人之家,畜生都不如啊。”
路邊茶攤,一群苦力腳伕一邊就著茶水吃硬麵餅子,一邊討論著。
話題自然是鬧的最厲害的孔家之事。
這件事情的話題性實在太大,再加上報紙接連報道,可以說天下皆知。
孔家所犯的惡行,一次又一次挑戰了人類下限。
尤其是一些年齡大較大,經歷過亂世的中老年人,更是被勾起了痛苦的回憶。
對孔家生出了恨意。
然後他們就透過口述,將這種恨意傳遞給身邊的人。
身邊發生過的事情,和遠方發生的事情,感官上是完全不一樣的。
廣大百姓的怒火被成功激起。
這時,茶攤老闆忽然說道:“別說了,別說了,那邊來了幾個讀書人,小心他們拿大家見官。”
眾人頓時鴉雀無聲,都低著頭不敢說話。
畢竟大家都是底層人,得罪不起那些老爺們。
那幾個讀書人路過攤位的時候,似乎被汗酸味兒給燻到了,都一臉嫌棄的快步走過。
這種毫不掩飾的態度,讓眾人心中更是憋悶的慌,再也沒有人說話。
過了許久,才有人說道:“不都說,理學派的大老爺們剛正不阿,為民請命嗎?”
“想來定能嚴懲孔家,還百姓一個公道。”
“理學?呵……”有人發出嘲弄的聲音:
“剛才那幾個都是理學的,就這樣的人,指望他們當了官為民做主?”
有人附和道:“是啊,孔家那可是讀書人的祖師爺,他們怎麼可能會秉公辦理。”
現場又重新熱鬧了起來,大家開始說一些不知真假的傳言。
“我鄰居家的二舅的小舅子的兒子,就因為說了幾句,被讀書人拿去見官。”
“花了一貫寶鈔,又被打了十大板才放出來。”
“這些讀書人,維護他們祖師爺維護的很吶。”
“是啊,他們怎麼可能會為了百姓,得罪自家祖師爺。”
有人壓低聲音說道:“我聽人說,那些理學的大老爺,其實是聯合起來奪太上皇的權。”
“根本就不是什麼為民請命。”
也有人質疑:“不會吧,那些大老爺可是敢逼著太上皇處罰親王和駙馬。”
馬上有人回懟道:“無知,除了這兩件事情,你還能說出他們幹過別的什麼事情嗎?”
“他們逼迫太上皇處罰親王和駙馬,其實就是奪權。”
說著說著,眾人幾乎已經相信了,這就是唯一答案。
而且百姓已經開始產生擔憂:“如果理學大老爺真的是為了奪權……那可怎麼辦是好啊。”
“是啊,太上皇年齡大了,皇上又中風不良於行,太子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