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在承天門前召集文武百官,接著就是神機營出京,這麼大的動靜是瞞不住人的。
一時間各種謠言四起。
什麼又要打仗了,什麼有地方造反了,還有人將其和朱標生病聯絡在一起……
不過還好,大明這些年始終戰爭不斷,百姓對於打仗並不畏懼。
主要是一直打勝仗,大家對朝廷充滿信心。
很快就有具體的訊息傳來,神機營是去救災的。
???
所有人都一腦門問號,這是誰編造的謊言,也太不靠譜了。
然而緊接著,衙門就派人上街宣傳。
太上皇和太子殿下心懷百姓,不忍東南百姓受災,特派神機營前往抗險救民。
百姓無需驚慌,也不要相信謠言。
這下眾人想不信都不行了。
然後就是震驚,各種震驚。
再然後……大家就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以基層百姓為主,自然是非常高興,生活在大明實在是我們的福氣。
一派以官吏、讀書人、商人等為主。
派軍隊救災?太上皇糊塗啊。
軍隊這麼危險的東西,怎麼能輕易出動。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太上皇也是戰亂年代走出來的,難道就不懂這個道理?
大明的軍紀確實比較嚴明,很少發生這樣的事情。
可讓他們去救災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啊。
然後兩派還因此吵了起來。
支持者認為反對派肉食者鄙,好日子過的太多忘記百姓死活了。
你們能想到的東西,太上皇和太子就想不到?
他們不比你們聰明?
你們就是高高在上,不把下面的人當人。
反對派自然也不甘示弱,你們這些人目光短淺,知道什麼?
百姓受災很苦我們自然知道,可我們更知道軍隊的危險性。
歷朝歷代都不敢用軍隊賑災,是他們不願意嗎?
是不敢。
太上皇是英明神武,可他在宮裡,哪能及時瞭解東南情況?
等那邊出事兒了再去解決,就晚了。
反正大家各執一詞,誰都說服不了誰。
就在第三天,大明週報的加刊出版。
這一期的內容非常少,頁數比往期少了四分之一還多。
內容也全是抗險救災方面的。
第一篇自然就是朱元璋的。
從自己的切身經歷講起,當年多慘,家人幾乎死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