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王垛村,1992年重新修建的函谷關雄偉壯麗,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
這裡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曾發生過許多著名的戰役。
例如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平年代,這裡已經變成了國家景區,每年都會有大量遊客前來,並且最吸引人的原因還不是那些歷史戰爭,而是傳說中的記載:“老子西出函谷關”。
函谷關除了是軍事要地,另外還是道家文化的發源地。
老子姓李名耳,出生時便鶴髮童顏,像個老頭子,故取名老子。
此人乃道家文化創始人,著有《道德經》,學遊天下路過函谷關,周身紫氣澎湃,宛如大神通者。
根據《四庫全書》記載,當世的關令尹喜看到紫氣浮關,知真人也,迎之,乃“老子乘青牛而過”。
另外《史記老子列傳》中也有類似記載,“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終。”
後來尹喜將那五千字整理,便是後世流傳的《道德經》。
今日陽光明媚,天氣十分晴朗,中午交接班的時候,函谷關的景區工作人員突然打了個寒顫。
雖是炎炎夏日,但他卻感受到了一陣冰涼之意。
中年男子穿著工作服,站在函谷關的正前方,頭頂烈日,鬼使神差的向著一處牆角走去。
天氣十分炎熱,沒走幾步他就汗流浹背,視線被額頭上滴落的汗水影響,有些看不清路。
慢慢靠近牆角,一陣鏗鏘之聲忽然響起,耳邊彷彿傳來了大軍廝殺,金戈鐵馬的聲音。
中年男子表情驚疑,蹲下身子,用手摩挲著一塊顏色暗紅的磚頭,觸感冰冷,宛如針扎,嚇得他連忙遠離了這裡。
待到走出去數百米,他看了看自己的手,頓時目瞪口呆,只見剛剛觸碰磚塊的那幾根手指,居然都裂開了口子,流出了殷紅的血。
這時,他不由想起同事說過的一些事情。
“最近也不知道怎麼了,自從咱們這顆地球發生變化後,每次來這裡旅遊的都會有幾個手指頭破皮流血的,你說怪不怪?”
轟隆!
先是一聲巨響,隨即整個函谷關都突然震動起來,地面裂開百丈深淵,大量極陰極寒的氣體向上湧起,所過之處,留下厚厚一層冰霜。
緊接著,慘叫聲此起彼伏,函谷關城樓碎裂,石塊坍塌,不時會砸落在一些遊客身上,造成可怕傷亡。
肉眼可見,幾乎半分鐘的時間,景區內原本宏偉高大的建築群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一片廢墟,以及流血殘屍。
僥倖未死的人們哭喊著,扒開碎石塊,尋找自己的親人,而死去的則躺在地上,永久沉眠。
至於那些半死不活的,模樣尤為悽慘,渾身上下都是血跡,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乾脆就只剩下了半截軀體,令人恐懼而又悲傷。
“媽媽你在哪兒,我害怕。”
小女孩抱著染血的毛絨玩具,站在廢墟里哭泣,其實她的媽媽就在旁邊的石塊下面,早已沒了氣息。
一些老人顫顫巍巍,年紀大了好不容易退休了,被孩子們帶著出來旅旅遊散散心,卻不想會遭遇這種慘禍。
渾濁的眼裡滿是淚水,他們在叫喊兒女們的名字,但無人回應,最後一位老奶奶瞧見了一隻夾雜在碎石中的纖細手臂,當即放聲大哭起來。
那隻手的手腕處繫著一條紅繩,那是她專門為女兒編織的,此時已經被鮮血浸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