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衛子夫則語氣柔柔道:
“皇帝不信武將反信宦官,怕是要重返後漢覆轍啊。”
劉徹聞言煩悶的撓撓頭!
豪強!大臣!武將!宦官!
怎麼這歷朝歷代都在一個圈子裡打轉呢?!
這原因出在哪裡?
……
【九月,史思明率大軍南下,渡河,攻取汴州。】
【李光弼只好放棄洛陽,遷出洛陽百姓退守河陽。】
【史思明在河陽大敗於李光弼,逃回東京。】
【公元761年,魚朝恩、僕固懷恩慫恿唐肅宗命李光弼出兵攻打洛陽,李光弼被迫出戰,在邙山大敗,因此失去兵權。】
【三月,史思明乘勝進攻長安,途中被其子史朝義殺死。】
【隨即史朝義洛陽稱帝后,叛軍分裂,從此沒有力量再向唐朝發動進攻。】
……
天幕上。
垂垂老矣的李隆基坐在龍座上,仔細觀摩著手上的香囊。
看著殿內的角角落落,過往的回憶屢屢浮現眼前。
“人間最苦傷別離,更那堪,玉魄永湮滅。”
“今宵魂在何處,冷雨裡,碎鈴聲咽。”
“點點滴滴,心似寒泉落飛雪。”
“便縱有萬里江山,愧對荒瑩月。”
餘暉從殿外映進,照的滿殿通紅。
老者頭顱垂下,香囊自手中滑落。
……
【公元762年四月初五,李隆基辟穀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七十八歲。】
【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廟號玄宗。葬於泰陵。】
【四月十八日,李亨“聞上皇登邏,哀慕,疾轉劇,乃命太子監國。”,病重,崩逝於東內大明宮長生殿,享年五十二歲】
【諡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
【大臣們感念李亨在兩京淪陷之際力挽狂瀾,維持了大唐的社稷,追諡廟號為肅宗。】
【李亨最終沒能在自己手上完成平定叛亂的大業。】
……
被軟禁還能熬死自己兒子,李隆基真是……完美避開李家短壽基因,得到武則天的長壽基因。
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