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貞觀眾臣看了一眼還在當木偶的皇帝,開始與皇后、太子自主討論起來。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武將權力兵權導致皇帝不放心。”
“皇帝不放心武將,朝臣就會獻策解除武將的權力。”
“到了這裡,就有了兩條路。”
房玄齡看了一眼殿內的武將。
除了混世魔王不在,就連原本纏綿病榻的秦瓊也白著一張臉來參加朝議。
看著眾武將毫無異色的表情,房玄齡繼續道:
“武將放棄兵權,皇帝依然擔心他的黨羽,武將被追究掌權時的責任,被皇帝殺死。”
“二是武將不敢放棄兵權,隨後與朝廷對抗,被剿滅。”
房玄齡舉著笏板衝上首躬身一禮。
“皇后殿下、太子殿下,到了此處事情很明瞭了。”
“史思明的復叛並非主臣有誤,而是武將問題已經成了死結,遲早會爆發。”
“不是以對大唐有利的方式,就是以大唐更加被動的方式。”
“肅宗與那位李光弼的做法雖然看上去卑鄙,卻是爭取上風的做法。”
“至於是否成功,則帶著很強的偶然性。”
“說到底,一是自府兵制崩壞,而玄宗置十節度、經略使以備邊。於是邊兵重、內地虛,遂成尾大不掉之勢。”
“二,則是大唐缺了一套可以使武將安心放權也不會被追責的制度。”
“而這個制度,只有陛下可以確立。”
“以陛下天威,定萬世基調!”
……
大唐·玄宗時期
“啪!”
李亨一個猛勁撲倒在地!
李世民收回憤怒的熊掌,叉腰怒喝道:
“你就非得這麼急!”
“人家帶著十三萬人投降,才讓你有機會結束戰爭!”
“你不想著徹底平復戰爭,反而開始謀算著殺他?”
“伱就不能等天下安定再徐徐圖之嗎!”
隨後一指旁邊幸災樂禍的李隆基怒聲道:
“你比他還要蠢!”
李隆基一懵,關我何事啊?
面朝黃土的李亨委屈啊!
不說自己是替別人……替自己……替未來的自己受過。
這問題的本質也不出在我身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