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看著天幕頓了頓。
“看來朱元璋的制萬世理念還是實現了的。”
李大李二差點被嗆到。
“這是好事嗎?”
李世民喝了口湯壓了壓,嘴裡吐槽著:
“這豈不是明朝有什麼問題,清朝同樣有什麼問題?”
“那還有什麼可借鑑的?”
李淵嗤笑一聲。
“借鑑?這還借鑑個屁啊。”
“一潭死水。”
“沒看天幕說那什麼歐洲都用什麼什麼對付重灌騎兵了嗎?”
“看著吧,清朝也得走明朝老路。”
李大李二突然不作聲了。
這種事很明白,就以元朝為例。
清朝入主中原定是要以少治多的,這一點定死了不可能有變化。
那怎麼才能以少治多呢?
框架!
李建成喝著茶湯,就著鹹不鹹辣不辣的美妙滋味,緩緩道:
“那朱元璋也是天縱奇才了。”
沒人能把框架建設的再超出老朱手筆了。
……
【外交策略:以和為戰,斷翼攻心。】
【從袁崇煥督守遼東開始,皇太極就頻繁與明朝議和,目的只有一個,換取時間,剪除明朝羽翼。】
【明朝一直沒有鬆口議和之事,但內亂頻生也讓明朝無力長擊女真。】
【皇太極的外交策略在大明義軍的“幫助”下,以另一種方式完美解決。斷明右翼朝鮮、左翼蒙古。】
【評價C級·得兩分】
……
{漠南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後裔。他勢力強大,自稱是全蒙古的大汗。}
{北元最後一位大汗,李如松死在他爺爺手中。}
{明廷每年給林丹汗大量“歲賞”,使其同後金對抗。}
{察哈爾部成為漠南蒙古諸部對抗努爾哈赤父子的堅強堡壘。}
{皇太極即位後,西向三次用兵,其主要目標是察哈爾部的林丹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