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子嶺位於密雲東面的長城關隘,形勢險峻。}
{清軍蟻附而上,花了三天三夜才越過這個要塞,這期間沒有遭到明朝守軍的任何抗擊。}
{因為薊遼總督、兵部侍郎吳阿衡正在為鎮守太監鄧希詔舉辦祝壽宴會,鎮守牆子嶺的總兵吳國俊應頂頭上司之邀,把邊牆防守拋到九霄雲外。}
{接到警報,倉促迎戰,一觸即潰,逃往密雲。}
{而吳阿衡接到“清兵入口”的戰報,不以為然,繼續在觥籌交錯的酒席上拉著鄧希詔痛飲百杯,為長命百歲討口彩。}
{待他爛醉如泥後,八旗鐵騎早已抵達密雲,這個酒肉總督糊里糊塗死於亂軍之中。}
……
後周·世宗時期
郭榮不能理解這幫人為什麼能這麼鬆弛。
“就像天下太平一樣。”
協助處理政務的趙匡胤將頭從案桌裡拔出來,低聲道:
“因為無志吧。”
“皇帝賞罰不明,邊將得過且過。”
“上面的文人官宦看不起下面。”
“下面計程車卒軍戶懶得聽上面。”
“既然如此,破罐子破摔算了。”
“又不是自家天下,何苦那麼上心呢。”
郭榮還是不能理解。
可能他本就是亂世人,所以無法瞭解這些末年皇帝的安逸感吧?
“不過,他將盧、洪、孫三人都叫走了。”
“那十網之策豈不是不攻自破?”
……
【十月初二日,京師戒嚴,皇帝下令徵調遼東前鋒總兵祖大壽入援,命宣大總督盧象升手下的總兵楊國柱、虎大威防守易州,作為左翼,調登萊天津駐軍作為右翼,山東總兵劉澤清遏其前鋒。】
【為了統一指揮各路援軍,皇帝特賜盧象升尚方寶劍,授權他總督天下援軍,保衛京師。】
……
天幕上。
身穿戰甲,渾身髒汙的孫承宗被綁在椅子上。
身邊兩名清兵看守。
一名清軍將領大步進來,手裡拎著一人。
“孫宰相,明廷氣數已盡,大清當興,歸順我朝,當為裂土封侯的開國元勳,如何?”
孫承宗看了一眼清將,冷聲道:
“狗臊奴,何不速殺我!”
清將嘆氣一聲,將手中被反綁雙手之人推倒在孫承宗腳下。
“孫閣老不為兒孫考慮嗎?”
孫承宗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