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之役實際上只是明朝邊鎮的一場叛亂而已,整個過程乏善可陳。}
{但是這戰有一個亮點,就是為求平叛,萬曆在兵部尚書石星的建議下賜魏學曾尚方劍。}
{大眾熟知的賜尚方寶劍以專殺和便宜行事的做法就是這開的頭。}
{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你說得好輕巧!還只是邊鎮的一場叛亂?}
{寧夏哱氏叛亂的平定,讓沿邊的蒙古各部因懾於威勢而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裡不敢輕易入塞騷擾。}
{那震懾作用也才是真正的實際效果,其實這場叛亂並不大的,平叛也不是很難,算不得什麼特別了不起的成就。}
{平哱拜之亂,大明前後動用軍隊十餘萬,傷亡將士上萬,耗費軍餉不下二百萬兩,還不大呢?}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不屑一顧。
有人數優勢,又有後勤、裝備與地理上的優勢。
最後打成這幅鬼樣子?
有什麼可吹噓的!
“萬曆三大徵……”
“哼,錢倒是花的挺大!”
……
曹魏·明帝時期
曹叡默默往嘴裡塞了一顆葡萄。
“他有病吧?”
花了兩百萬兩白銀打邊鎮、決黃河。
然後你吹大徵?
還有那什麼見了鬼的震懾蒙古諸部……
曹叡吐出葡萄籽,使勁撓了撓頭。
他感覺頭好癢啊!
不是,那蒙古諸部有異動又是因為誰啊?!不是你把戚繼光貶走的嗎!
此因源於你那就應該是你來擦屁股啊!
最後吹自己屁股擦的好?
“大明軍心都已經淪落到這步田地了嗎?”
“從這方面找自豪感?”
……
大明。
朱元璋閉上眼睛,面無表情。
片刻後,長嘆一聲。
“大明……”
馬皇后也放下手裡的糕點,暗自嘆息著。
她雖然沒親身上過戰場,但老朱每次都會跟她談一些軍事方面的事情。所以她也略懂一些。
按理說,經過隆慶與張居正的改革,大明邊軍打邊鎮叛亂不是易如反掌那也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