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佐、官吏幕僚看著眼前一幕無動於衷。
聽聞此言,皆跪地叉手道:
“喏!”
……
【唐代宗李豫年間,沙州被吐蕃大軍包圍,沙州刺史周鼎決定焚燬城郭,東奔歸唐,卻遭到了部眾的反對。】
【將士們的理由很簡單,沙州是他們的家鄉,拼死也不能放棄。】
【而且如果放棄沙州,長安以西就沒了屏障,吐蕃將會更加肆虐猖狂。】
【周鼎一意孤行,沙州知兵馬使閻朝登高一呼,帶著眾人將周鼎縊殺,自領州事,宣佈沙州將繼續和吐蕃頑抗到底。】
【當時,沙州最缺的就是糧食,閻朝拿出府庫錢財,以“出綾一端,募麥一斗”的標準找百姓換取糧食,就這樣據城堅守了兩年之久。】
……
大漢·武帝時期
“人心所向之處,刀鋒護衛之地。”
劉徹拍著手邊的錦榻,言語懇切。
“自古忠臣良將從來不缺。”
“唯看上位能識人用人否。”
“天下英才如過江之鯽,亦難免有遺漏之處。”
“這閻朝同樣是忠肝義膽之人啊。”
看著手刃上司也要堅守孤城的官員,一旁的衛青也忍不住感慨道:
“天下太平時,這些忠貞義士名聲不顯。”
“天下大亂後,卻要靠這些大義之輩彰顯仁義。”
“大唐幸哉,孤忠不幸啊。”
“若是有的選,怕是張巡郭昕等人也不想當這臨危之忠吧。”
一頓話把劉徹說沉默了。
忠臣忠臣……
但凡皇帝都愛忠臣。
可什麼時候才會突現出真正的忠臣呢?
唯國破家亡之時……
……
【公元781年,德宗建中二年,只擁有四五萬人口卻打了十餘年對外戰爭的沙州,終於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閻朝為了保全沙州百姓,與吐蕃主將尚綺心兒約定,在沙州百姓不能外遷的條件下,宣佈投降。】
【隨後,城中官民改穿吐蕃服飾,但每逢祭祀祖先,他們都要換上漢族的服裝,以示對大唐的忠誠。】
【沙州失陷後,百姓受到了吐蕃軍隊的殘酷鎮壓。】
【“丁壯者淪為奴婢,種田放牧,羸老者鹹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
【如果漢人在街上走路,必須低頭彎腰不能直視吐蕃人,更別說平起平坐。】
【沙州刺史閻朝,因態度頑強,最終被吐蕃用“置毒靴中”的手段暗殺。】
【從此,西域諸鎮陷落長達數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