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陽搖頭道:“放到花旗銀行,顯示不出咱們的誠意,直接走哈薩克人民銀行。”
兩人齊齊皺眉:“會不會太激進了?萬一要是出什麼差錯,或者他國內再引發通貨膨脹,咱們這錢可就打水漂了。”
范陽肯定道:“不會,你們儘管相信我,未來二十年,哈薩克是絕對穩定的。”
兩人只略微考慮,便一口答應了下來。
“那範總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要做還要儘快,要趕在其他人之前,給哈薩克人一個大的驚喜。”
“這可是一個億的投資。”
三人相視而笑,體會到境外投資的魅力了。
“我現在特別能理解當年的日本人,跟咱們走到哈薩克不是一個道理麼,哈哈,這錢翻得太過癮了。”
至於利潤。
三人隻字不提。
因為在那裡擺著的,資料下方標註了價格,盤條的全名叫冷軋帶肋鋼筋,有三種規格,6毫米,8毫米,10毫米,還有20毫米的捆圓,通價123美元一噸,摺合人民幣713.4元每噸。
而國內的盤條價格呢,比較特殊,分為計劃內價格,和計劃外價格。
國家實行價格雙軌制,鋼鐵的份額是7/3,例如100噸鋼材當中,有70噸是計劃內價格,大約就700元左右,每噸。
但這種價格,只會供給國營的建築公司,屬於國營企業內平調採購,用來支援國家建設。
而另外的30噸,屬於計劃外,意思說鋼鐵企業可以自由銷售,投放到建材市場。
這個價格就高得離譜了,這兩年大搞基建,鋼鐵產量有價無市,市面上翻了整整一倍。
計劃外,也就是建材市場能夠自由買到的,能達到1500每噸。
這是經濟過度的一個階段,物價不敢突然放開,一旦物價闖關失敗,勢必會引起各種連鎖反應,相當於中國特色經濟的試水之作。
一方面國家建設要穩步向前,一方面又要推動市場良性發展。
很特殊的時機,很成功的發展經歷。
卻沒想到改革短短几年,市場就突飛猛進,始終處於供不應求。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幾個磚瓦匠成立一個工程隊,在農村幫人建屋修房,需要鋼筋嗎?
肯定需要的。
地方的土豪承包土方和造橋鋪路,也一樣需要用到。
這些工程人員得到利潤,而市場的供應短缺,鋼鐵的產量不足,就會導致價格上漲。
而那些年所謂的盤條批文,就是某些有能力的人,拿到某局的計劃內批文,從鋼鐵企業採購低價鋼鐵,再轉手賣到市場,就能獲取整整一倍的超額利潤。
但哈薩克呢?
鋼鐵定價是按照計劃經濟而來的,完全沒考慮市場,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
相當於他們能不限量的拿到計劃內價格。
這豈不賺翻了?
即便走完全正規的渠道,付出25%的關裞入境,也一樣是暴利。
三人又詳細規劃了公司建設的章程,李麒麟對法務熟悉一些,負責聯絡哈薩克的招商部門,勢必要給到對方一個驚喜。
這可是上億堅戈的投資。
賈景元負責對接銀行,註冊開戶。
而范陽負責場地和人手。
“辦公地點設在哪裡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