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經濟當中,商品一直具有鮮明的時代符號。
在原始社會刀耕火種,封建時代的粗製加工,一直延續到工業時代以前,整個社會的商品體系都很匱乏。
基本上以自然資源為主,加工,也是建立在自然資源的再利用上面。
唯一神奇一點的就是冶金,藥劑,但相對來說都不復雜。
而真正讓商品開始豐富起來的,首推化學無疑。
從古老的鍊金術士,到現代的元素週期,化學號稱西方的魔法,分子物理和高等化學佔據了商品的半壁江山。
現代的商品幾乎每一件,都有著現代化工的功勞。
應用到商品上面呢,總共有三個大類:石油化工,基礎化工,化學化纖。
石油化工是產業鏈上游,實際應用方面,基礎化工和化學化纖,佔主要地位。
基礎化工分為九個小類:化肥、有機品、無機品、氯鹼、品劑、農藥、日用化學品、塑膠製品,以及橡膠製品。
僅僅基礎化工,塑膠和橡膠兩類,就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化學化纖,就是滌綸,腈綸,尼龍,等等人造纖維。
但這個比較寬泛,說多了霜霜也理解不了。
“化工方面,我們主要做工業原材料。”
講完,范陽也不怕麻煩,一邊寫,一邊回憶,在紙上刷刷刷的寫下一大篇字。
1、塑膠類,、、顆粒原材料,塑膠片、節、棒、管材。
通用塑膠: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工程塑膠:聚苯醚、聚苯硫醚、聚甲醛、聚醚醯亞胺、聚碳酸酯、聚醯胺、聚酯樹脂、熱穩定劑、光穩定劑、抗氧劑、著色劑、熒光增白劑和各類塑膠助劑。
2、合成橡膠類:丁苯、丁基、丁晴、順丁、氯丁、乙丙、異戊二烯。。
3、樹脂類:天然樹脂、環氧樹脂、酚醛、丙烯酸,和各類樹脂助劑。
4、新增劑類,食品新增劑,飼料新增劑,塑膠新增劑。
5、陶瓷,瓷磚,塗料,油漆。
6、化學纖維:滌綸、錦綸、晴綸、氨綸、丙綸、維綸、醋酸纖維、粘膠纖維、聚酯纖維。
7、木材,板材,壓花板,防火板,九厘板,實木板,原木。
寫了差不多半小時。
拿到手的霜霜,傻眼,表示一個字都沒看懂。
“看不懂沒關係,就照著這份清單上面去找,明天我去區委問問,看看有單獨的化工廳沒有。”
一般小點的地方,地級市為例,輕工廳與化工廳常常合併,叫輕化工廳。
想來烏魯木齊應該是有單獨化工廳的。
想來范陽又讓霜霜單獨抄了一份,自己拿著原版,直接交給化工廳的領導算了。
霜霜看著一大篇猶如天書,模樣一憨:“這些東西佔地方嗎?”
“每種一小袋就可以了,這幾類化工原材料,也單獨劃分一個展區,木材,盡你可能的去找,也劃分一個展區。”
原本這些化工原材料,嚴格來講,絕大部份,是沒有貿易價值的。
專業性太強,對口性也太強,上游廠家和下游廠家他會自己進行聯絡,單品的利潤點並不高,偶然做好一單,之後客戶也會繞過貿易公司的中間環節。
兩邊都是公對公轉賬,很難收到現金。
拖拉欠款的事情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