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熊副主任帶頭鼓起掌來。
外經廳的人員,有這個思想覺悟很正常。
但一個外人,能有這個思想覺悟就很不簡單了。
雖然有點冠冕堂皇,但這個年代人才太少,鄭處長對范陽也是一臉的欣賞。
僅憑這點,就是個可用之才。
“年輕人不錯,很有見解,理解得比我還透徹嘛,但化肥還是算了,咱們這點技術,就別拿出去丟人現眼了,哈哈。”
外經廳的人,似乎煙癮都特別大。
抽菸全是一根接一根。
熊副主任又發一輪煙,喝兩口茶。
“還有兩點呢?”鄭處長問道。
范陽狀似憨厚的一笑。
他非常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什麼人物。
剛才的一番話,只為了表態度,證明自己領會了政策的精神。
第二點,應該談供需。
但他哪敢在這方面,和對外貿易處的處長,大放厥詞。
“這個呢,我只是拋磚引玉了,剛剛的一通闡述,只是有感而發,在我看來,歐亞大陸是一體的,雙方經濟有極強的互補作用,找準供需是關鍵,我可不可以大膽的請教一下,中英雙方,和中德雙方,長期以來的貿易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鄭處長和熊副主任對視一眼,哈哈一笑。
“看看,這就開始扔包袱了,年輕人不要這麼謙虛。”清了下嗓子,鄭處長還是說道:“這個嘛,那我也講兩句,也為你提供一些素材,剛剛有一點你說得很對,現在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他和英國不一樣,英國靠工業革命起家,紡織業壯大,而德國是靠鋼鐵,重工,經濟全球化之後,國際分工越來越清晰,讓國家之間的區別越來越明顯。”
“如果為兩個國家打上一個標籤,英國就像他的傳統文化一樣,紳士,貴族,優雅,紡織,商品,金融。”
“德國,則像他的戰車一樣,是一個建立在鋼鐵,重工,重金屬上面的國家,工業裝置和工業技術,目前來說仍然全球領先的。”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國土面積狹小,缺乏原材料和自然資源。”
“目前我們國際間的合作,是中國市場和西方技術互補,中國速度和西方品質互補。”
“而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呢,長期以來,是比較偏向德國的,優勢資源供給德國,因為中德兩國,是戰略合作性的關係,72年建交以來,就有著一個非常明確的目的,共同經營歐洲市場,中國出材料,德國出技術,中國粗加工,德國深加工,覆蓋全歐洲。”
范陽一愣。
他的見解和認識,還從來沒有達到這樣的一個高度。
兩國之間竟然是這樣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