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沙皇的回答,斯特拉特福子爵其實並不感到意外,很符合他對俄國人的刻板印象,無知,貪婪,野蠻。
“您再考慮考慮?瓦拉幾亞的土地可是相當富庶,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片土地不會屬於奧地利帝國。”
斯特拉特福子爵說完還瞟了阿爾布雷希特大公一眼,前者的意思就是明示得到瓦拉幾亞會比得到摩爾達維亞更有利。
對地緣政治有著深刻理解的俄國高層,此時已經將矛頭對準了奧地利帝國,畢竟只要奧地利帝國退出了對巴爾幹的爭奪,那麼俄國便能一家獨大。
按照這個邏輯,那麼哪怕俄國吃些虧,只要奧地利帝國無法獲利,或者獲利較少就是俄國的優勢。
以鄰為壑雖被認為是一種短視行為,但事實上卻是千百年來絕大多數國家的選擇。
畢竟在很多時候造謠、打壓、抹黑競爭對手,要遠比提升自己來的更有效、更迅速。
此刻俄國的高層們也在盯著阿爾布雷希特,希望在他身上看出奧地利帝國對俄國的態度。
阿爾布雷希特只是輕蔑一笑,他對於這種低端的離間計不感興趣,不過要不是在戰爭部歷練過一段時間他恐怕會壓不住火進而被人抓到把柄進而刻意解讀。
但此時的阿爾布雷希特只是若無其事地看著這一切,弗蘭茨早就交代過如果俄國出爾反爾的話,退守瓦拉幾亞一切以防禦為主,善後的事情交給弗蘭茨。
近東保持現狀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好,但弗蘭茨也不會讓英國輕易獲得外交勝利,他們必須要出點血才行。
英國人這種用第三國的土地來挑起同盟間矛盾的把戲玩得非常熟練,只不過尼古拉一世已經被弗蘭茨打了預防針,他此時腦子裡只有君士坦丁堡。
“您聽不懂我的話嗎?戰爭是奧斯曼人挑起來的,我們要捍衛神聖同盟的尊嚴。
讓奧斯曼人退出歐洲,這就是我們的條件。”
(這裡的您其實一種貴族的說話習慣,與地位無關。)
此話一出氣得斯特拉特福子爵直翻白眼,他看向尼古拉一世,又看向一旁的阿爾布雷希特大公。
“奧地利帝國也預設了嗎?”
阿爾布雷希特依然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並沒有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
這就讓斯特拉特福子爵感覺很難受,因為無論阿爾布雷希特說什麼,只要開口,他就可以進行無數種解讀,甚至試探出奧地利帝國的意圖。
然而對方卻不接他這一招,斯特拉特福子爵也只能感慨流年不利了。
這一次奧地利人在場,想要進一步勸說尼古拉一世已經是不可能了,此時只能先退一步,還是怪自己太自信,以為可以一網全收。
“那麼再會,沙皇陛下。”
斯特拉特福子爵走後,尼古拉一世十分得意。
“阿爾布雷希特看到沒有,神聖同盟是牢不可破的!我一定會保障奧地利帝國的利益,我也相信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陛下想幫我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是的,沙皇陛下。我國是真心想與東羅馬帝國結為永世之盟,相互扶持,共同進退。”
這番話說的尼古拉一世心中暖暖的,他對於之前弗蘭茨在信中提到的永世之盟很感興趣,對於自己即將成為東羅馬皇帝這件事深信不疑。
“好!拿酒來!為神聖同盟偉大的未來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