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司令亞歷山大·普林斯基也得到了情報,己方的炮兵只能單方面的捱打,這讓他不由得火冒三丈。
普林斯基的第一想法是將大炮上刺刀,向前突進跟奧斯曼人來個你死我活,但很快他就恢復了理智。
“讓炮兵分散,放棄打擊敵方炮兵,以火力支援為主。告訴士兵們堅守陣地!”
佔據火力優勢的奧斯曼人推進速度很快,俄軍零星散亂的射擊根本造不成多少傷亡。
費拉穆茲、圖魯爾詹和哈妮姆三人都和俄國人打了一輩子仗,毫無疑問這是最痛快的一次。
俄國人被壓制的抬不起頭來,他們的部隊已經推進到距離俄軍不到300米的距離,此時的傷亡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僅僅在一刻鐘後,戰場化為了屠宰場。面對具有掩體優勢的俄軍,奧斯曼步兵顯得極為被動。
更要命的是奧斯曼炮兵的素質不高,平日裡又缺乏訓練,戰鬥時間一長便原形畢露。亂飛的炮彈讓己方的先頭部隊士氣遭受了嚴重打擊。
俄國和奧斯曼軍隊此時依然是以滑膛槍為主,所以在遠距離的殺傷力有限。
在雙方距離三百米的地方,奧斯曼帝國的軍官並沒有選擇常規的對射,而是選擇了刺刀衝鋒。
但奧斯曼人顯然高估了己方士兵計程車氣,也低估了近戰的血腥程度。
被大威力的火槍近距離直接擊中即便是黑熊也受不了,更不要說人類了。
不過雙方射擊產生的煙霧遮蔽了視野,這雖然降低了雙方槍械的命中,但卻大大加強了之後刺刀衝鋒的血腥程度。
頭戴菲斯帽的奧斯曼新軍看著近在眼前的俄軍腎上腺素分泌已經達到極限,但接下來的情況卻讓他們始料未及。
那就是俄國人的槍里居然還有子彈,這讓接受普魯士教育的奧斯曼新軍有些措手不及。
在他們的認知中接下來應該是硬碰硬的肉搏才對,然而俄國人拼刺刀之前在槍裡留一發子彈卻是傳統。
衝在最前面的奧斯曼士兵一下被清空了一大片,後面的人本能地想要逃回去。
而奧斯曼的軍官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一頓皮鞭又把後面計程車兵趕了上去,結果就是前線亂成一片。
正在此時俄軍的軍官抓住機會。
“烏拉!”
“烏拉!”
無數的俄軍衝出掩體衝向了混亂的奧斯曼人,那些背對著敵人的奧斯曼先鋒最先遭重。
雪亮的刺刀刺入胸膛,鮮血四濺,無數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奧斯曼人畢竟佔據著人數優勢,一名俄軍士兵剛剛刺倒一個奧斯曼人,但緊接著他就被數把刺刀刺中,他想要大喊,但一把刺刀貫穿了他的脖頸,他只能發出嗚嗚地聲音倒在地上抽搐。
溫熱的鮮血在冰冷的土地上流淌,不時有士兵被滑膩的鮮血滑倒,但雙方卻都沒有放棄,用匕首、用石頭、用牙齒繼續戰鬥。
“把大炮推過來!”
“上霰彈!”
老中尉喊道,一旁計程車兵有些遲疑。
“可我們的人還在前面。”
“管不了那麼多了!聽我的快開炮!”
老中尉一把搶過火把引燃了引信,眼見引信要燒盡的時候喊道。
“Ложись!(俄語趴下!)”
近距離的霰彈直射,一次就將眼前的一片奧斯曼人掀翻在地。
這時俄軍的預備隊也已經趕到,一番慘烈的廝殺之後奧斯曼人只能選擇了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