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人的求和信自然是弗蘭茨寫的,信中的內容則是仿造了歷史上亞歷山大改革的內容。
波蘭這場鬧劇也該畫上一個句號了,弗蘭茨的目的早已達成,更多的犧牲與屠殺無異。
弗蘭茨很清楚尼古拉一世的忌諱與痛點,至於波蘭領袖所謂的自我放逐只是一個幌子。
尼古拉一世不可能接受,而趕盡殺絕的做法由俄國人提出更合適。
當然即便是尼古拉一世真想放那些人一條生路,弗蘭茨也不會允許的。波蘭復國者不止對俄國是個麻煩,對奧地利也同樣如此。
為了避免同樣的事情在奧地利帝國的土地上上演,弗蘭茨必須先下手為強。
波蘭,華沙。
蘭德雷·普羅米有些難以置信,明明那些人在不久之前還是自己的忠實擁躉,甚至願意為了自己去犧牲,去戰鬥。
而現在那些人居然為了活命想要自己死,真是一群沒有理想、沒有信仰的垃圾。
蘭德雷·普羅米無法接受這個命運,他不會像亞歷山大神父那樣殺身成仁,他要活下去,要改變這個可悲的世界。
隨著急促的腳步聲響起,波蘭救國委員會的部隊已經將整座旅店包圍。
“普羅米先生?您在嗎?”
敲門聲響起,為首的隊長語氣恭敬,就像平時一樣。只是一旁的隊員們已經嚴陣以待,他們也沒有想到有一天要和自己民族的英雄為敵。
然而這一切只能怪俄國人太殘忍,他們也只想活下去。沙皇已經答應了赦免他們的罪行,只要將名單上的人都交出去,尼古拉一世就會賜予他們和平。
當然真正相信沙皇的人只佔一小部分,但卻沒有多少人想要再打下去了。為了所謂的民族,所謂的信仰,所謂的自由,他們已經犧牲了太多。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先生、領袖們不但沒有損失,手中的權力還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現在是該輪到他們犧牲的時候了。
“普羅米先生?您在嗎?”
終於有一名隊員受不了了,他一腳踹開了門,只聽“刺啦”一聲似乎什麼都東西被啟動了。
“轟隆!”
巨大的黑煙升起,爆炸聲響徹整個華沙城。
“俄國人來了!”
“快逃啊!”
“救命啊!”
恐慌的情緒瞬間在城內蔓延開來,城市中一片混亂。有人逃回家中關閉房門,有人則是趁著大門關閉之前逃出城市,有人則是拿起武器衝上城牆.
逃出城的人群很快被城內的騎兵趕上,雙方一言不合就發生了戰鬥,很快抵抗者就被全部殺死,後續趕來的軍官們急促地尋找著蘭德雷·普羅米的屍體。
不過蘭德雷·普羅米其實並沒有混在逃亡的人群中,他早就從另一個方向透過地道悄悄地離開了城市。
蘭德雷·普羅米登上了一艘小船,他會沿著維斯瓦河前往普魯士的旦澤。
雖然這一路上並不安全,但對他這樣的人卻是習以為常。
經過漫長的漂泊,他終於進入了東普魯士。
夜色中蘭德雷·普羅米看到岸邊有燈火亮起,他也點燃了船上的油燈,先逆時針晃了兩圈,又順時針晃了三圈,之後又兩次熄滅,兩次點燃。
對方也做出了相同的回應,蘭德雷·普羅米終於長出了一口氣,看來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