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之後希臘的軍隊在國王奧托一世親自率領下士氣十分高昂,從奧地利帝國貸款購買的武器裝備也發揮了作用。
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無力鎮壓只能躲入要塞之中固守,好在弗蘭茨早就知道會出現這種局面,所以特意支援了大量的攻城部隊、物資給養,以及一整個參謀團。
不過面對奧斯曼人粗製濫造的稜堡,奧地利一方也沒什麼好辦法,想要拔除這些釘子不只要付出大量時間,大量的傷亡也是無法避免的。
好在前人已經給出瞭解題方法,繞就完事了。
除非奧斯曼人能修出一整個稜堡群,又或者把稜堡修得像一座城市那麼大,否則根本無法阻止希臘軍隊繞路進攻其他區域。
很快色薩利地區的奧斯曼軍隊就被困在了一個個孤立的稜堡之中,等待他們的結局要麼投降,要麼被活活困死。
奧斯曼軍隊也可以拼死一搏啊!如果他們真有這個勇氣早就這麼做了。沒有直接投降只不過還沒能說服自己而已。
雷希德帕夏在東色雷斯地區集結重兵,想利用當地稜堡群擋住聯軍的進攻,但雷希德帕夏忘了兩件事。
第一、奧斯曼帝國有兩百多萬希臘人,他們集中分佈在巴爾幹南部地區,這些人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長期不符,對於奧斯曼帝國的積怨已久。
當希臘人自己的軍隊打過來時遍地都是帶路黨,而且別忘了這可是民族的時代,沒有什麼比民族大義更能鼓舞人心了。
聯軍所過之處,希臘人贏糧而影從,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場面不斷上演。
第二、西色雷斯要塞群北靠高山,南臨大海,前方還有河流阻隔可謂天險。
但此時地中海的制海權掌握在奧地利帝國手中,弗蘭茨可以派軍艦大搖大擺地繞過雷希德帕夏的要塞群,直接進攻其後方。
聯軍兵鋒直指君士坦丁堡,剛剛甦醒的麥吉德蘇丹得知聯軍距離伊斯坦布林僅有幾十公里之後氣急攻心一口黑血噴在了龍床的紗幔之上。
麥吉德蘇丹再次不省人事,宮廷御醫連忙上前檢視。
“蘇丹怎麼樣了!”雷希德帕夏焦急地吼道,奧斯曼帝國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如果此時蘇丹死了,那麼這個帝國恐怕也要完了。
此時能繼承奧斯曼帝國的只有麥吉德的弟弟阿卜杜勒·阿齊茲和他的長子穆罕默德·穆拉德。
長子穆罕默德·穆拉德此時只有8歲,而阿卜杜勒·阿齊茲則是麥吉德的反對者,阿卜杜勒·阿齊茲反對全盤西化,也反對奧斯曼帝國一直以來的親英政策。
雷希德帕夏無論是從情感上講,還是從自身集團利益講,他都更希望能擁立麥吉德的長子穆罕默德·穆拉德為新的奧斯曼蘇丹。
一場血雨腥風正在風雨飄搖的奧斯曼宮廷之中悄然醞釀,在維也納美泉宮的某間密室之中,雲收雨歇之際,桀驁不馴的布加勒斯特之鷹正趴在她要刺殺的目標身上胸口劇烈地起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