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英國是有底牌的,那就是波蘭人,當年英國政府可是在波蘭人身上花了大價錢。
只不過波蘭人的實力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再加上弗蘭茨的一頓操作,他們連拖住奧地利的後腿都辦不到。
但讓波蘭人和匈牙利人聯起手呢?有沒有搞頭?
至少阿爾伯特親王本人還是很期待的,畢竟他本身能期待的東西就不多。除了波蘭人和匈牙利人,現在就只剩下皇家海軍了。
此前布魯克男爵的抗議已經印證了皇家海軍戰術的有效性,但海上劫掠對奧地利帝國究竟能產生多大影響還是個未知數。
畢竟奧地利不是西班牙,其最主要的稅收和補給依然靠本土供給,即便是西班牙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使其衰弱。
劫掠戰術的目的是以戰養戰,透過削弱奧地利來彌補自身的損失。這確實是一個天才的想法,並且還得到過歷史的驗證。
而且海盜這種職業自古有之,哪怕真被奧地利人捉到了也無所謂。
倒不如說英國海軍巴不得奧地利人能主動出擊,因為只要奧地利人主動出擊就有更高的機率露出破綻,到時候英國皇家海軍就能抓住機會一舉將其擊潰。
所以阿爾伯特親王對其報以很高的期待,認為其最起碼可以保證英國立於不敗之地。
只不過想要援助匈牙利卻並不容易,如果是過去英國海軍可以光明正大地進入地中海,或者直接從盟友手中購買再送往匈牙利。
但是現在卻根本做不到,奧地利海軍封鎖了地中海,而英國的盟友奧斯曼帝國此時已經自身難保了,希臘人更是直接跳到了奧地利一方。
好在英國還有一個不是盟友但勝似盟友的普魯士,普魯士人很願意幫英國人將波蘭復國軍送進奧地利。
其實普魯士政府內部有相當多的人反對這種做法,畢竟奧地利人正在剷除異己,此時這麼做相當於是頂風作案,風險太大。
以此時普魯士的國力和聲望是完全沒法對抗奧地利的,雖說邦聯內部有些小國不滿,但是主要強邦卻都很支援奧地利。
雖說弗蘭茨將國民議會犁庭掃穴,但是民族主義者們對他的支援率卻不降反升。
哪怕是被流放美洲,他們也能說成是開疆拓土。這讓威廉四世感到既憤恨,又嫉妒,普魯士的忠誠教育搞了那麼多年為什麼就培養不出這樣計程車兵呢?
更要命的是這些人完全沒有接受過所謂的忠誠教育,甚至壓根不是奧地利人。
威廉四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正如普魯士政府高層所言,此時的普魯士完全沒有對抗奧地利的能力,哪怕有英國人也不行。
其實普魯士內部也有親英派,而且人數不少,但是此前的德意志邦聯內戰給他們的印象太深刻了。
之後的德意志邦聯君主會議更是徹底斷了他們和奧地利對抗的念想,畢竟此時邦聯內絕大多數的君主都已經被弗蘭茨用利益鏈條牢牢捆住。
英國人是不可能到歐洲大陸上和奧地利人拼命的,普魯士如果一意孤行很可能會步波蘭的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