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8月8日。
弗蘭茨在十萬軍隊,以及維也納一百二十萬市民的見證下,從多瑙河沿岸的碼頭進入城市接受民眾的歡呼和膜拜。
弗蘭茨坐在馬車之中,看著道路兩旁人頭攢動的人群,內心不禁發出一聲苦笑。
雖說自己周圍有裡三層,外三層的防護措施;道路兩側的人群也都經過了仔仔細細的審查;甚至為了確定地下沒有爆炸物,軍隊將整個街道都重新修了一遍。
但弗蘭茨還是對這種招搖過市的做法喜歡不起來,因為破壞典禮並不一定需要刺殺成功,甚至都不需要刺殺這件事情。
只需要引爆一些東西,製造一些事端,搞得人心惶惶就足夠了。
好在弗蘭茨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他的第一站是聖斯蒂芬大教堂,在這裡他將接受教皇,以及全部47位紅衣主教的祝福,並完成洗禮。
在那之後弗蘭茨將會在霍夫堡宮和費迪南一世完成交接,畢竟對於一個多民族帝國來說,合法性和正統性才是第一位的。
過分強調宗教和民族,反而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索性一切順利,只不過那個洗禮有點讓人意外。這群老神棍居然搞了一人深的水池,害得弗蘭茨不得不潛水過去。
此時弗雷德裡克七世希望奧地利帝國的新皇帝弗蘭茨能站出來解決眼前的亂象。
這其中也包括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其實從個人感情上講,他並不想來維也納趟這趟渾水。
瑞典國王奧斯卡一世受父母影響對於奧地利帝國是十分瞧不起的,不過他對石勒蘇益格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他希望可以借用瑞典王國的強大影響力讓奧地利人認清現實。
弗雷德裡克七世的想法是讓荷爾斯泰因加入德意志邦聯、丹麥合併石勒蘇益格。
但很可惜威廉四世從來不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只要一想到不出席可能招致的後果他就害怕。
丹麥的情況也和普魯士差不多,弗雷德裡克七世剛剛繼位就被自己的大臣和國內的民族主義者們架在火上烤。
威廉四世的性格就決定了普魯士不敢更沒有能力單獨解決石勒蘇益格問題。
事實上從親戚關係上算,威廉四世應該是弗蘭茨的大姨夫。威廉四世的妻子是索菲夫人的長姐。
但好在V字形的路線設計,視覺效果上還可以。
霍夫堡宮的鏡廳之內歐洲各國的王室及其代表已經等候多時,德意志、義大利諸邦和俄國人是最積極的,除了沙皇以外幾乎所有家族的掌舵人都到場了。
他的本意是採取一種折衷方案兩不得罪,然而現實卻是這種做法既激怒德意志民族主義者,又激怒了丹麥民族主義者,並最終引發了第一次普丹戰爭。
當然威廉四世也不是單純來祝賀弗蘭茨登基的,畢竟法國人已經投降,那麼作為德意志兄弟的老大哥,是不是該幫忙解決一下石勒蘇益格問題?
奧斯卡一世的父母都與拿破崙淵源頗深,奧地利在反法戰爭中一直被某些專家認為是如同小丑般的存在,恰巧奧斯卡一世就是這種人。
德意志諸邦的其他元首也懷著各種各樣的小心思,有人希望奧地利出兵解決國內的叛亂問題,有人則是將奧地利視為德意志民族主義的象徵前來頂禮膜拜.
中義大利諸國已經臣服,他們沒有理由不出席弗蘭茨的登基大典。至於教皇國和兩西西里王國則是在認清現實之後決定和奧地利帝國高度繫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