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挈諾河前線。
奧地利帝國的空艇部隊雖然行動緩慢,但此時它們就是無可阻擋的存在。
巨大的空艇投下的陰影籠罩在法軍陣地之上,士兵們用驚恐、畏懼的眼神看著正在逼近的戰爭巨獸。
奧地利的空艇兵們將一枚枚拉燃引信的手榴彈丟下飛艇,一聲聲爆炸才將法軍拉回現實,他們開始瘋狂逃竄以躲避這些致命的爆炸物。
大多數法軍士兵還是第一次見到空艇這種戰爭巨獸,他們雖然沒有像當初的義大利聯軍一樣直接崩潰,但是驚懼也讓大多數人失去了戰鬥力。
法軍前線的指揮官們試圖重新組織防線,然而他們的指揮起不到任何作用,有人崩潰地大叫,有人對著天空不停地做著徒勞地反擊,更多的人則是像沒頭蒼蠅一樣跑來跑去。
其實這些空艇給奧地利軍士兵的震撼一點也不比法軍小,因為絕大多數人是第一次見這些會飛的龐然大物。
不過好在是己方的戰鬥單位,並沒有讓士兵們產生恐懼心理。再加上隨軍牧師和軍官們的吹噓,反而讓他們變得愈加狂熱。
重炮、火箭、空艇開路將法軍精心佈置的提挈諾河防線撕得粉碎,事實上法軍也發動過幾次反擊,但效果並不理想。
因為法軍士兵對於這一切都無能為力,除了用血肉去填充戰線以外根本毫無意義。
如果對手只是人,哪怕是己方几倍兵力,這些驕傲的法軍士兵也未必不敢一戰。
然而他們首先面對的是冷冰冰的戰爭武器,以及天空中從未見過的猙獰巨獸,之後才是如潮水般湧來的奧地利軍士兵。
戰鬥沒有任何懸念,法軍的河灘防線全面失守,奧地利軍全線推進。
不過拉德茨基元帥並沒有像參謀們想象中一鼓作氣徹底消滅法軍的這支重兵集團,只是將他們趕進了附近的城市之中。
這只是計劃中的第一步,此時貝內德克被拉德茨基元帥召回了軍中,前者將擔任前線指揮官繼續圍困法軍,而後者將率領一支五萬人組成的精銳部隊直奔都靈。
另一方面,貝爾維親自負責的後方戰場,此時已經打成了一團漿糊。
貝爾維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他指揮作戰首重氣勢,所以經常搞出幾路齊出的局面。
貝爾維想要的是分進合擊,讓敵首尾不能相顧,但現實是他的戰術再一次讓法軍陷入了泥潭。為了徹底殲滅盤踞在薩維利亞諾和都靈之間的叛軍,貝爾維決定讓所有法軍佔領的城市一齊出兵向薩維利亞諾進發。
這樣就能剿滅沿途所有的游擊隊和地方武裝,讓敵人無所遁形。
結果他確實做到了,和整個撒丁王國內所有的游擊隊、義勇軍,以及地方武裝開戰。
走投無路的各方勢力被迫和法軍及其僕從軍開戰,一時間整個撒丁王國都打成了一鍋粥。
當提挈諾河前線失守的訊息傳來,撒丁共和軍紛紛叛變,一些法軍也失去了抵抗意志。
貝爾維還來不及氣急敗壞,與這個噩耗一同到來的還有另一個噩耗,那就是拉德茨基的主力已經直奔都靈城而來。
貝爾維的第一個想法是立刻撤離,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打得贏拉德茨基,雖然對方只是個老頭子,但是這裡是奧地利的主場,敵人只會越打越多。
當即撤離都靈城,留下一部分兵力阻擋奧地利的追兵,他確實可以逃出生天。
然而自己在撒丁這麼久就白忙活了,哪怕是回到了法國,他也需要為整場戰爭負責。
如果是奧爾良王朝時期他大不了被迫辭職,但現在是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如此重大的失敗,他成不了凱撒就得上斷頭臺。
於是乎貝爾